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嘉伦原创】新时代背景下矿产开发企业发展矛盾及化解之道

浏览量:1755 发布时间:2018-08-17

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有效需求增速下滑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矿产品供过于求,矿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矿产开发类投资增速放缓。国内矿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矿产开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行业产能过剩。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非常规能源、稀土、锂、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的需求,我国相关矿产资源虽有比较优势,但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从我国矿产开发行业数据来看,既往超高利润诱导矿产过度投资并逐渐引发产能严重过剩的弊端开始显现,行业从巨额利润转为持续亏损,大部分矿产企业经营困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采矿业利润自2012年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同比下降17.34%,2014年下降23%,2015年同比增速下降突破60%,直至2016年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我国采矿业利润开始回升。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矿产开发企业为了维持持续经营,不得不谋求新的发展出路。但由于我国多数矿产开发企业规模大、技术管理水平低、人员结构复杂、产能利用率不高,在探索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经历更多的曲折。总体上来说,我国矿产开发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主要面临以下三大发展矛盾。

一是传统产业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以北京和天津为例,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同时,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主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天津市功能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在此定位下,矿产开发作为传统的资源开发产业,与所在城市的核心功能定位明显不符,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尤其是在科技和绿色方面的矛盾最为突出。

二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我国属于能源产出和消费大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但受限于低端的技术水平和粗放的管理方式,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带来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倡导绿色发展的今天,尤为突出。如北京某矿产开发企业,在历史上通过矿产的开发为企业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在前期采取露天开采的方式,经过长年累积形成了数十公顷的露天坑,虽现阶段已停止露天开采矿石但后续仍在进行砂石料的开采,露天采矿已对当地地表形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大风天气时极易产生扬尘,污染周边环境。

三是转型升级与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矛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保督查的压力下,加快“小、散、乱、污”等落后产能的退出,本身就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我国多数矿产开发企业涉及面广, 就业人员多,强制性关停并转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自动化、智能化矿山建设”也将导致大部分人员分流,这类人员再就业困难,极易导致矛盾的出现。

针对以上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加快结构调整,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三是加深政企合作。

加快结构调整。一方面要立足自身实际,继续发挥矿产开发企业资源优势,推进矿产开发利用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地方产业规划及功能定位,在构建自己支柱产业的同时,逐步向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样既能获得地方政策或金融资源支持,也能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矿业领域科技创新,按照绿色开发、节约集约、智能发展的思路,发展勘查、开发与利用技术体系。加快矿山企业技术、工艺和装备改造。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矿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矿业”,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变革,加快传统矿业转型升级。

加深政企合作。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对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针对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矿产开发企业,在妥善安置职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兼顾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探索实施企业兼并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矿产开发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矿业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矿产开发行业的创新驱动不断深化,相信未来我国的矿产开发行业将会呈现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高效、更加协调、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 【本文作者 中美嘉伦 李少华,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欢迎咨询 010-659227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顾问   培训顾问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