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嘉伦原创】国企十四五规划编制解密:科技创新对“十四五”的影响

浏览量:3839 发布时间:2020-02-2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而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与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科技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世界主要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为主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转变,从模仿追赶向自主开辟新方向、新领域转变。十四五时期正迎来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新机遇。本文主要从十四五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科技创新的科技方向、重点领域、攻坚举措及趋势预判。

一、科技方向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切换和升级,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共发生5次科技革命,其中两次属于科学革命,3次属于 技术革命。这几次科技革命直接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经济与政治格局。人类正在走向第六次科技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将涉及科学技术的深刻变革。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产力将再次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再次大飞跃。

科技创新是科技革命的必然前提。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中国也由落后的“陪跑”者开始成为知识、技术、信息的生产源和传播源,在新技术、新科技革命中不断崭露头角,在5G等一些领域已经成为“领跑”者。

2、面向经济主战场

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科技水平已成为世界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黄金发展期。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集产业发展需求,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加快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重点领域

1、信息领域

微纳电子与系统集成技术、光电子器件及集成、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物联网、智能交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2、制造领域

网络协同制造、绿色制造、智能装备与先进工艺、光电子制造关键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工业传感器等智能绿色服务的先进制造技术。

3、新材料领域

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新材料技术。

4、新能源领域

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新型节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核安全和先进核能、智能电网、建筑节能等清洁高效能源技术。

5、农业领域

生物育种、粮食丰产增效、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海洋农业(蓝色粮仓)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畜禽安全高效养殖与草牧业健康发展、林业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农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盐碱地等低产田改良增粮增效、农业生物制造、农机装备与设施、农林生物质高效利用、智慧农业、智能高效设施农业等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

6、交通领域

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海洋运输、航空运输技术与装备、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等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

7、生物领域

前沿共性生物技术、新型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生物制造、生物资源利用技术、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等先进高效生物技术。

三、攻坚举措

1、学习借鉴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国际经验

创新型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具有强大创新优势的国家。主要特征是国家创新发展指数明显高于一般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在70%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根据主要创新排名,被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从综合国力看,既包括大国,如七国集团(G7)国家和俄罗斯等;也包括小国,如以色列、韩国、瑞士、瑞典、芬兰、爱尔兰等。这些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把大力发展基础科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把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突出任务,把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作为关键因素,把建设创新文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为社会基础,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作为制度保障,值得学习借鉴。

每个创新型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主要有自主创新型、学习转化型和引进利用型。美国是大国自主创新的典型。美国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同,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来引领和带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美国政府在供给、需求、环境等方面发挥保障作用,重视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融合。芬兰是小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芬兰政府与大企业主导,带动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日本是学习转化的典型。早期日本在国外研究基础上进行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后来逐步过渡到自主创新;创新体系从政府主导模式转变为现今的企业主导、政府引导模式,注重官产学研协作。韩国和爱尔兰是引进利用的典型。通过开放创新和集成创新,有计划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2、 结合自身优势特点走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

(1)顶层设计,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在经费方面,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18%,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投入总量居世界第2位。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之比为5.69%。科技投入持续迈上新台阶,为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奠定了投入基础。在人才方面,2018年,我国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已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其中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7%增长到了48.1%。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6.2万人,回国人数达到近52万人,另有4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人力支撑。但仍需加强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尤其是优化提升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人才结构、培养方式等筑牢人才根基。

(2)加强基础研究,扎实基础

当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仍存在多元化投入格局尚未形成、竞争性支持比例偏高、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普遍偏低等现象。国际上普遍采用双重系统支持基础研究,既包括对从事基础研究机构支持的稳定性经费,也包括以项目形式获取的竞争性经费。以机构式支持方式对基础研究予以稳定支持是国际普遍采用且主要采用的方式。科技发展和跨界融合促使基础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也不再是简单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试验发展的线性过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边界日益模糊,技术创新的周期日益缩短。《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

(3)聚焦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立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谋划核心技术的突破口与着力点。通过加强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寻找其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研究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汇聚战略资源集中攻关,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基础技术突破占领下一代技术生态系统的起点和基线,从根本上提升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对价值链的作用力,推进技术系统生态的更新迭代,完成核心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四、趋势预判

大国崛起,起源于制度创新,持续于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开启了制度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发展40年;新时代下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强国。科技创新的趋势既涉及到科学发展趋势,也涉及到技术发展趋势,还涉及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趋势。未来,全球的科技创新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领域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汇聚,新兴学科及前沿领域不断涌现。二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边界日益模糊,并相互促进融合为前沿研究,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三是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剧烈,产学研合作也更加广泛,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发展。四是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结合的模式倍受重视,转移转化研究、工程示范、企业孵化、风险投资、高技术园区等兴起。五是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使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泛在化特征。

申明:本文为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原创(作者:智云霞) 未经允许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违者必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欢迎咨询 010-659227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顾问   培训顾问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