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国家高新区“十三五”发展回顾与“十四五”发展思考

浏览量:1351 发布时间:2020-04-02

“十三五”时期,国家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为方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动力、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发展绩效等方面成效显著。

创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2018年,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4.6万亿元、净利润2.4万亿元、上缴税额1.9万亿元、出口总额3.7万亿元、工业增加值4.9万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末(2015年)增长了34.1%、45.8%、28.6%、18.3%和29.2%。

国家高新区经济体量占全国经济的比重也持续扩大,2018年园区生产总值(GDP)加总达到11.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90.0万亿元)的12.3%,比“十二五”末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凸显国家高新区在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背景下,坚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新动能的快速形成,以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在支撑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创新环境持续建设和改善,成为我国集聚创新资源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平台。“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通过聚集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平台,建立全链条孵化模式,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高新区持续深入高水平推进。截至2018年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70%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我国数量最多、类型最全、水平最高的创业孵化载体机构,拥有省级及以上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642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44家、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906家。

创新投入可观、创新产出丰硕,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从创新投入角度看,2018年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77.2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的40.4%;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7455.7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48.9%,与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6.7%,是全国R&D经费支出与GDP比例(2.2%)的3.0倍。

从创新产出角度看,截至2018年底,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境内外有效发明专利量(236.6万件)的30.9%;高新区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占总专利授权的比重达到35.4%,是全国(17.7%)的2倍。在此基础上,创新经济持续发展,如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交易非常活跃,2018年完成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1.3万亿元)比重为35.5%,是“十二五”末年的1.78倍,凸显了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作用和价值。

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先行区。国家高新区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积极培育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蓬勃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成效显著。

值得指出的是,国家高新区的产业效率在“十三五”期间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18年高新区企业劳动生产率为35.2万元/人,是“十二五”末年的1.2倍,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10.7万元/人)的3.3倍;企业利润率为7.9%,比“十二五”末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比全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出0.4个百分点。

产城融合持续推进,成为绿色共享的创新发展典型示范城(区)。“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整体上表现出与所在城(区)的深入融合互动,市民大众、用户与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高新区发展从园区运动向创新型城市运动转变。在宜居生态建设方面持续推进,2018年,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49吨标准煤,低于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耗(0.52吨标准煤/万元)【1】;根据2018年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在152家有效样本中有123家高新区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政策,样本高新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40%。

在从业者报酬水平上处于领先水平,2018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平均薪酬为13.8万元/年,比“十二五”末年增长了34.0%,是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6万元/年)的2.1倍;企业单位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也一路攀升,2018年达到39.3%。

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成为我国新时代改革探索的先行区。“十三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和完善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机制,围绕产城融合、科技金融、新型研发机构和双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进行改革创新,各项政策的先试先行,为我国政策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看,国家高新区“十三五”规划前三年的总体进展符合预期,创新发展表现突出,为“十四五”阶段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建议

01 国家高新区发展面临的新情境及机会和挑战

要紧抓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调整的机会空间,以创新发展塑造新优势。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引发的国际经济摩擦加深,加之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石油价格战,国际国内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我国基于新形势,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导向下加速推进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战略。这些发展变化为国家高新区的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机遇。国家高新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前沿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应用,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 等关键领域进入全球领跑位置,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和平台,成为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创新者、引领者和组织者,提升国家高新区在全球的影响力。

要面向数字经济范式变革,紧抓机遇,迎接挑战。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深入开展,对全球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治理规则等产生深刻影响,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数字中国,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产业发展的领先主体,有责任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要求,按照数字经济新规律,加快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发展,加快数字化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塑造智能园区形态,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先行和参照,带动城市和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力量。

要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转型,担当使命,引领带动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明确了国家高新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国家高新区作为聚集创新要素、构筑创新体系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核心载体,肩负的国家使命愈加重大。有责任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高水平的园区经济,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要面向自身发展阶段和问题,立足创新经济体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新区的发展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回顾国家高新区30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之前的一次创业阶段,各地的国家高新区基本上走的都是“先工业”的发展道路,高新区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聚集生产要素,建设路径主要是打造园区开展生产的硬条件(如“七通一平”)和招商引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形成产业基础和经济规模。

一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不少国家高新区都面临传统需求空间饱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大、新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

二是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高新区的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国际标准较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还不够强,难以对国家创新和产业发展形成全面支撑,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我国在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日益凸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较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优势还未形成。

三是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还存在空间发展不平衡,现有体制机制与新经济特征、新产业规律之间契合度不高,对创新发展支撑不够等问题。

“十四五”其实国家高新区的发展,要立足自身发展阶段,直面发展问题,构建与自身情况相契合的发展思路和模式,以促进再次提升发展。

02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时期发展思路

基于新的发展情境,“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必须扭转过去长期形成的聚集资源求增长的思维惯性和发展模式,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布局园区高质量发展四大核心支撑体系(创新创业体系、产业体系、开放发展与市场体系、园区环境与现代治理体系),构建形成适应新时代、新范式的“创新经济体”形态和现代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为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文章来源: 三思派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欢迎咨询 010-659227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顾问   培训顾问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