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十四五”:着重把握六大重点金融

浏览量:584 发布时间:2021-0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结合《纲要》相关内容,我认为有六大重点金融应着重把握。

  让资金畅通到达科技领域成为金融的重要使命

  一是科技金融。《纲要》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塑造发展新优势”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有科技金融的支持,让资金畅通到达科技领域成为金融的重要使命。

  科技金融指支持促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金融方案、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科技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核心载体的170多个国家自创区与高新区、23万多家全国高新技术企业、15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多家乡村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的企业。中国银监会2006年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中国银监会与科技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以及科技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八部委2011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成为有关科技金融的理论、战略、政策与实操的指引。《纲要》再次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地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这更加明确了科技金融的规定动作。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现代产业金融助推

  二是产业金融。《纲要》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提出的著名论断。这一观点得到许多主流经济学家认同,即工业革命都要以金融革命为基础。其中,经济学家皮特·罗素将此现象定义为“金融引导”,将经济加速成长归因于金融体系的深化。卡萝塔·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也认为,重大创新的扩散必定是个投资问题,新技术如无金融燃料就不能作为推动经济的引擎。从历史来看,无论是工业革命、电气革命,还是后来的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均功不可没。因此,新一轮技术变革要真正且充分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最终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必须通过新一轮金融革命为其提供资本动能和市场基础。由此推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现代产业金融助推。现代产业金融,区别于消费金融、贸易金融、公司金融等,主要围绕针对现代产业发展的全方位全流程需要,提供适配高效的金融方案、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

  如果说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那么制造业金融就是现代产业金融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17年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提出积极发展和完善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发展符合制造业特点的信贷管理体制和金融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制造强国建设的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加强政策协调和组织保障等,有待进一步贯彻执行。

  城镇金融将在新型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两大方向发力

  三是城镇金融。《纲要》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纲要》还展示了都市圈建设、城市更新、城市防洪排涝、县城补短板、现代社区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构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宏伟蓝图;同时宣示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的重要政策,这都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引擎。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重点金融的大力支持。可以将其名为“城镇金融”,即服务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方案、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展望未来,城镇金融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农民市民化配套两大方向发力。前者如上所述,后者如《纲要》所列: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中常住人口折算比例,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分配主要依据跨省落户人口数量确定;建立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吸纳落户较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补助机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调整城镇建设用地年度指标分配依据,建立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规模挂钩机制;根据人口流动实际调整人口流入流出地区教师、医生等编制定额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这些都需要金融积极跟进渗透支持。

  绿色金融赋能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

  四是绿色金融。《纲要》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其中一节列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项目清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推广机制。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而在“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一节又特别标列“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根据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6年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定义为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指导意见》提出了支持和鼓励绿色投融资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通过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绿色信贷支持项目财政贴息、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措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明确了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要求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出发展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按程序推动制修订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同时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要求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继续在二十国集团(G20)框架下推动全球形成共同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发展期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任重而道远。

  实体经济跨境发展呼唤跨境金融积极跟进

  五是跨境金融。《纲要》第十一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要求,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愿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要求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都是对外开放的重大议程。

  我国现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占比17%,外贸总额占世界12.8%,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前列,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但我国金融业机构走出去跟进服务显然大大滞后,人民币走出去作为结算、储备交易货币的比重更是徘徊在2%左右。我国跨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国际化存在巨大反差,亟待其作为重点金融大力跟进发展。

  因此,《纲要》要求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让双创金融聚能经济的“源头活水”

  六是双创金融。 双创是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城镇化发展、绿色发展、跨境金融的“源头活水”。所以,《纲要》专节要“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强调推进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发展,优化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布局。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

  作为经济发展“源头活水”的“双创”,同样需要双创金融的大力支持。双创金融指服务双创的金融方案、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为此,国务院2015年《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的优化资本市场、创新银行支持方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发展国有资本创业投资、推动创业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一揽子要求与政策,有待进一步实施展开。

  双创的主角是企业家。在熊彼特看来,一种经济在没有企业家之前,没有创新,没有利润(实际上是没有超额利润),属于静循环流转的经济;有了企业家,有了创新,有了利润,才有动态经济发展。因此,企业家的创新属于打破静态循环流转的“创造性的破坏”,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家的创新主要有五种,即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表明企业家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是稀缺的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活跃而尽可能发挥的企业家群体。这样就是中央日益重视企业家的理由。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九大报告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信号召广大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纲要》三次提及企业家: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凝聚人才、筹措资金等方面重要作用;建立制造业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进出口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计划。

  如此重要的经济发展领军群体不能没有密切相关重点金融支持赋能聚能。正如戈兹曼在《千年金融史》中所说,“如果没有金融,那么只有那些已经积累了财富的人才能创业。金融则使得没有原始财富积累的人也能够成为企业家。” 企业家理论原创者熊彼特阐述得更为清晰:“所谓资本不外乎企业家把所需的具体的物质资料置于自己支配之下的杠杆,是为达到新的目的而处理物质资料或给生产指出新的方向的手段而已。”通过金融体系创造信用,转移或集中购买力,最大限度赋予企业家以支配资源进行创新的权能,这就是企业家金融。

  上述六大重点金融,相比普惠金融,有些金额更大、期限更长、风险更大、复杂更加、技术含量更大、所需手笔更大,但其包含对普惠金融的内外部收益或更高,因此须更加着重把握。

  (作者为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欢迎咨询 010-659227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顾问   培训顾问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