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国企改革未来混改有望进一步加速

从“管资本为主转变国资监管职能”到“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则吹响新一轮改革“冲锋号”。

【改革前沿】2019年国企改革贯穿“突破”举措 三年行动方案将撬动更深层次混改

挥别2019年进入倒计时。回看今年国资国企改革的推进脉络,“突破”一词贯穿始终。政策面上,从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到授权放权清单的出台,再到混改操作指引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文件的落地,无不为企业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具体到微观层面,从混改试点、“双百行动”持续扩围,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圈出”三地排头兵;从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到大体量央企重组整合好戏连台,可以看出,政策面的利好正助力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更深层次。

【改革前沿】国企改革迈入“抓落实提成效”关键期 八方面将呈现出加强趋势

 未来三年是国企改革关键的历史阶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

【改革前沿】国企改革加速落地 资本市场将继续发挥突出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一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标志性成果,国企改革将加速进入落地期与攻坚克难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12月22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阶段。”这是11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对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也是“抓紧研究制订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背景。

【改革前沿】李锦:国企改革迈入“抓落实提成效”关键期

即将过去的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向纵深推进:混改有序推进、规模扩大,形成“以混促改、以改求效”的局面;加快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授权事项扩大;中央企业合并重组加快破题,央企同质化业务加快整合;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动作频频,改革协调性加强。

【改革前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十九届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国有经济70年与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联合主办。会议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热点进行了深入研讨。

【改革前沿】未来三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更强调“研发创新能力”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改革前沿】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方式及一般流程

?《混改意见》对混改措施采取了广义列举的方式,除现有国企股权层面的所有制混合外,特定行业的特许经营、服务购买、委托代理,国企对外投资中的公私合作,国有资本入股民营资本,PPP模式等均被纳入广义的混改措施范围。下文对混改实现方式及相关法律问题的论述仅从国企股权层面的混合展开,即仅涉及狭义上的混改。

【改革前沿】员工持股的两条基本路径

对于非上市的国有背景公司而言,开展员工持股有两条基本路径可供选择。其一是遵循“133号文”的相关规定开展员工持股,其二则是依据“4号文”及其配套制度的相关规定实施员工持股。两种路径在适用企业、审批要求、持股比例限制、锁定期要求等方面存有差异,各有优劣,具体如下:

【改革前沿】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解析

在过去的国企改革中,因法规制度缺失、操作不规范,出现了“资产贱卖”、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等大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资产评估作为一项对特定的资产进行全面系统评定其运营状况和估算其价值的工作,针对混改、公司制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妨碍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的问题,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担负起保证公平交易及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双重重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