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加入收藏
|
English
咨询热线:
010-65922733
首页
关于嘉伦
服务范围
战略管理
运营管理
人力资源
国企改革
重组整合
资本对接
公司治理
嘉伦学院
专家团队
联系我们
改革前沿
【改革前沿】国企改革关键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改革前沿】提质增效 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市国资委获悉,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精准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要求,市国资委将切实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狠抓改革落地见效,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改革前沿】央企备战期末考:混改与重组将好戏连台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已近两年。在这期间,国企改革“1+N”政策经过酝酿、制定到去年的陆续落地,意味着改革将在今年全面展开。
【改革前沿】国企改革要聚焦着力点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甘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各行各业做好各项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就贯彻落实“八个着力”作出了总体部署。国有企业聚焦落实“八个着力”精准发力,就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题取向,扬长补短,转型升级,在解决突出问题中抓机遇,促改革,求突破,找出路,求发展。
【改革前沿】资本市场成国企改革主战场
2017年6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涉及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领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在这一场并购浪潮中,资本市场正在有望成为主战场。
【改革前沿】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化解阵痛尚需努力
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努力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分析调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因素不断累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若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能进一步企稳向好,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势头。但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当前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房地产“四限”调控加强,导致部分领域和行业增速不同程度放缓,近期长时间超强降雨也势必影响生产建设。对此,应当紧盯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稳中向好发展势头。
【改革前沿】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
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按照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主要有两个基本要件,一是“中国特色”,即要坚持党的领导;二是“现代国企制度”,即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改革前沿】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改革前沿】知识产权改革助力国企提质增效
创新与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命脉,更是本轮国企改革的要点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按照国企改革计划,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
【改革前沿】混改方案有望密集批复实施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密集
7月4日,停牌中的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双双公告,透露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为能源行业大型国企,标的涉及能源行业资产,申请继续停牌一个月。以此为缩影,近期,一大批央企及地方国企密集发布改革新动向。 被称为“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年”的2017年业已过半,多个方面的国企改革也进入落地“窗口期”。以三条主线来看,最迫切的当属混改试点方案上报时间已到。同时,央企重组整合也在提速,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三大重点领域重组活跃。此外,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定位与运作思路也日益清晰。 混改方案有望密集批复实施 根据发改委要求,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争取在今年5、6月份全部上报改革方案,四季度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发改委所要求的上报混改方案时间窗口已至。据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介绍,一批试点方案已于二季度上报,三季度有望密集批复并实施。 在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中,已确定的有中船集团、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等6家央企。此外,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包括中国航空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央企也都在积极制定混改方案。 实际上,上半年已有多个混改标志性项目亮相。央企层面,6月19日,东航集团宣布让出东航物流的绝对控股权,联想控股、德邦物流、绿地、普洛斯等四大投资方及企业核心员工持股层合计拿下55%股权,这是首批推进的“七大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在民航业的首例落地。再向前溯,5月31日,宝武集团也对旗下欧冶云商启动混改,引入多家投资者及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比例降至72%。4月份,中粮集团发布金融板块专业化公司中粮资本的混改项目,拟通过“增资+售股”,引入社会资本和员工持股。4月22日,中国国航公告,发改委已批复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公司进行航空货运物流板块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涉及上市公司。 地方国企层面,典型案例则为云南白药,据上市公司6月7日公告,其控股股东白药控股拟通过增资引入江苏鱼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鱼跃”),交易后,云南省国资委、新华都及江苏鱼跃分别持有白药控股45%、45%及10%的股权。 “从混改路径看,一是资产证券化,二是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与民资混合,三是国企内部的员工持股。”李锦认为,上半年的混改从上述三方面同时推进,比较集中的是资产证券化,且未来随着公司制改革完成,资产证券化有望提速。 6月底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92%。其中,东方电气集团、中广核、上海贝尔三家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中国国电、中国一重、中国铁建、建筑设计集团、中国航信、武汉邮科院、华侨城集团等7家央企二级及以下子企业全面完成改制。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改制面则已达90%。 6月16日,首钢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关于国企改革和公司制改革的政策精神,公司控股股东“首钢总公司”更名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上市公司为央企整合重要平台 央企重组方面,在中国恒天并入国机集团获批后,央企数量已降至101家。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今年央企数量将减至100家以内。对于下一阶段,李锦预计,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的重组将越来越多,且以项目为主导;在央企之间,小央企整体并入大央企会成为央企重组的一种趋势。 国务院国资委6月初透露的思路为:下一步将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继续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重组,稳妥推进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等领域重组,探索海外资产整合。央企将以优势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为平台,加强企业间相同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央企之间将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联合开发等方式,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目前,煤电、重型装备制造、钢铁三大行业的央企重组已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神华和国电、恒天和国机重组已为前两大领域重组提供了案例。对于近期“尚无动静”的钢铁领域,李锦认为,鞍钢和本钢、首钢与河钢股份也有整合预期,但需要准备条件。此外,重型装备领域,中核建与中核集团是同宗同源,处于核电产业链条上下游,开展整合或成大概率事件。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央企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愈发密集。6月以来的案例有:中国神华与国电电力停牌筹划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招商公路换股吸收合并同属招商局集团的华北高速,央企华侨城拟入主西安饮食和曲江文旅两家西安国企。以上每一宗交易背后,都有集团公司更为深远的筹划。 上市公司平台在央企间重组以及央企内部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资源整合也以上市平台为依托。
«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