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如何设计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国有企业市场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外经营市场化,二是内部管理市场化。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对外经营市场化格局已基本确立,内部管理市场化还存在较大问题,三项制度改革滞后是国企与市场经济不兼容的重要表现之一。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导致很多改革举措很难落到实处,流于形式。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国企及其领导人行政级别虽然形式上取消了,实际却依然存在。

【改革前沿】劳务费应该纳入工资总额吗?工资总额的范围

劳务费可以进工资总额,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根据职工薪酬准则的应用指南:“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因此,在会计上,对于这部分劳务人员的劳务费,也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

【改革前沿】解码混改关键因素

中国企业以混改为中心的深化改革行动,在2018年开始加速,2019年进入了快车道。

【改革前沿】如何实现国企改革的真正突破?

除了受这几年国家政治经济等大环境的影响外,主要是改革的压力不够、动力不足,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改革前沿】深入混改七件事

由于国有资产评估方法与市场化主体在投资时的评估方法不同,实务中会出现评估值弹性太大且由于追求免责而倾向于将国有资产过高估值的情况。

【改革前沿】肖亚庆: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进一步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治理结构能够更加符合有效制衡的要求,使得经济实体能够具有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在改革中我们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体制和政治优势。要落实董事会、经理班子和各个管理层级的职权的边界和定位,使企业治理更加有效、运行更加灵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改革前沿】政策导读丨国企改革

十九大有关国企改革方面:九句话、109个字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改革前沿】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及关键问题

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中,其中一个文件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号),其中一段话大体描述清楚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基本框架即: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简称出资人机构)、股东会(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

【改革前沿】资本市场热潮再起 第四批国企混改试点或超150家

第四批试点的主要定位就是“扩数量”和“扩领域”。从“扩数量”来看,前三批试点总量为50家企业,第四批试点数量将超过100家企业。

【改革前沿】资产证券化较高火篇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或将成为员工持股试点企业

自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1”即《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炉以来,“N”系列已相继出台十几个与之配套的分项改革实施方案。而《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面世后,可以说进一步完善了“1+N”的政策体系。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