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从国际竞争视角看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赢

浏览量:989 发布时间:2018-07-10

“地球是平的”,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市场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变成了全球范围的大市场,在这个大市场角逐的是各国的各类企业。因此,在竞争日益惨烈的背景下,竞争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而更表现为中国企业和世界其他国家跨国公司之间。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有助于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有助于在全球竞争背景下实现双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需要中国企业的集体崛起,需要扶植本国的企业航母参与国际竞争。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具备一定的实力都要创造条件做大做强。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资本结构日益合理、法人治理结构日益规范,经营机制不断适应市场的要求,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一大批国有企业资本充裕,技术实力强,人才资源雄厚,已有能力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决高下。而一些民营企业也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佼佼者。1995年,中国大陆只有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全是国有企业;2012年,中国内地入围企业数量为70家,超过了日本,居世界第二。其中不仅有一大批中央企业,也有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和浙江物产集团等地方国有企业,还有华为集团、沙钢集团、吉利集团等民营企业。可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做大做强,都是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贡献者,都是全球竞争的参与者。
        其实,日本、韩国在二战后实施赶超战略时,国企在经济崛起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韩国在私营企业规模偏小的情况下,依靠国企推动外向型经济战略的落实,由政府投资或控股,设立了很多公营企业,伴随着经济发展,公共企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攀升。日本政治经济学者田村昭彦认为,二战后日本私营企业根本无力与外国竞争,国企承担了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后因国企出现了机构臃肿、巨额赤字等问题,日本政府开始部分出售国有企业的股份等,但“官民合作”的形式被沿用至今,成为维系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欧洲,多国政府拥有控制权的空客公司被认为是打破美国垄断的“最成功国企”;英国铁路部门私有化后5年,接连发生13起严重伤亡事故,迫使政府不得不重新接收。
        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和弱点,二者的合作和互补才能构筑起国家经济发展的脊梁。在国外,最风光、最赚钱的是民企,但真正支撑国家安全的则是各类国企。只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才能够有效维系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中美嘉伦在民营企业领域中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作为一家专业的咨询机构,中美嘉伦将在今后的咨询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