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国资改革方案地方版本的13大不同(之一)

浏览量:1126 发布时间:2018-07-11

各地国资国企改革如火如荼,目前已发布方案的包括安徽、上海、贵州、天津等四地,其他如广东、山东、深圳、重庆等地虽传有方案,但尚未出台。本文从产业布局、产权改革、治理结构、薪酬激励、内外部监管、配套政策和考核等13项不同因素出发,考察了上述四地方案的异同,以及各自亮点和局限所在,仅供参考。

一、时间表

安徽是最早开启国资国企改革的,方案名称为《关于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理顺产权关系、优化产权结构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发布时间是2012年2月,要求在2013年4月启动改革,当年年内基本完成。但这一方案失之仓促,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落地效果。

相比之下,其他三地则缓和许多。上海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3-5年为限,贵州发布的《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和天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则均是要求在三年内完成改革任务。

二、改革目的

安徽方案要求,理顺内部产权关系、实现“产权关系明晰、管理层次扁平、股权比例合理、业务板块明显”的产权结构。上海方案则主要着重于,分类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

贵州方案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资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天津的方案则切口较小,着眼于调整重组、放开搞活、 清理退出“三个一批”。

点评:安徽和贵州均将改革矛头直指国企产权制度,但安徽主要是内部产权调整,贵州对产权的态度则更为开放和多元化。天津重在调整产业布局,指挥国资在行业中的进退。上海更偏重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建设,着眼比较长远。

三、布局调整

安徽和贵州方案均未提及明确的产业布局调整,其中,贵州提到了现有国资在各个领域的守土有责,但没有提到新拓展产业疆土和弃卒保车式的调整。

上海方案则明确表示,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天津方案称,90%的国有资本聚集到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聚集到40个行业左右。600户低效企业退出市场。

        点评:安徽和贵州因国资相对盘子较小,定位明确,基本无须调整。上海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天津则更看重现代制造业,两者区别在于,金融是天津着力要打造的关键领域,上海则并未将金融列入国资改革序列。

        四、未来目标

上海、贵州和天津方案均明确提出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安徽则没有。

上海方案是形成2-3家资本管理公司;5-8家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企业集团;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贵州实际上是对现有省内国资格局的再描述,要求形成3户功能性投资运营企业、2户公共服务性企业,大多数竞争性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具备条件的打造成为投资控股公司,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

天津则有点新意,方案提出集团调整到35家左右,形成10家以上大企业集团,力争2至3家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打造1至2家资产过万亿银行。核心骨干企业80%以上实现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占较大比重。重点集团至少拥有1家上市公司,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点评:上海偏重资本管理公司的作用,以及国资的全球化步伐和国际竞争力。天津最大的特点是对银行业有想法,且更乐意发展资产证券化。

        五、产权改革

安徽方案要求,综合运用改制退出、产权转让、股权收购、合并重组、无偿划转、增资扩股、产权变更、提升级次、依法破产、清算注销、引进战投等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省属企业内部产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案中提到了持股方式、集团内部管理、主辅业股权结构等8个方面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对策。

上海方案则仅仅是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实现企业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

贵州方案提出,各类投资者可通过整体收购、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与国有企业联合重组成立公司或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受让国有产权、参与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也可收购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处置资产;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出资。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原则上不设限制。推动有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平台调整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以及股权结构;通过依法破产、整体出让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退出。
        天津方案则要求,鼓励民间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等多种形式,不同投资主体可以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共同投资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对外投资。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持股;推动企业采取首发、借壳、分拆等方式上市。整合集团内外部优质资产,通过增发配股、资产置换、收购等方式注入上市公司。保持国有合理控股比例前提下,探索运用增减持股份、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运作。

点评:产权改革是这四地方案里占据最大篇幅的内容之一。但相对来说,上海似乎对产权改革不甚感兴趣,核心放在上市和引入战投,在国资流动上更青睐其成熟的产权交易市场。天津和贵州方案涉及产权改革内容大致相同,也颇为丰富,主要涉及民间投资进入方式、改制上市和股权运作等多方面内容,都分别提到要以股权合作和投资基金方式参与国企改制重组。天津亮点在于交叉持股,但仍要求保持国有合力控股比例。贵州亮点在于持股比不设限制,可以用多种形式出资,同时可收购破产国企处置资产,这几点颇为大胆。安徽方案则明显体现出国企内部产权调整的小锅吃饭意识,对引入外部资本并无着墨,当然这也与其文件发布过早有关。

        六、治理结构

安徽方案要求,对管理层次过长的三级以下公司,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提升级次等方式精简管理层次,争取控制在三级以内;确需保留或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加强监管,禁止三级及以下公司新增对外投资。

贵州方案未提及治理结构和董事会建设方面的内容。

上海方案和天津方案均在治理结构上划分较细,除了涉及制管理层级调整外,两方案均在董事会建设上煞费苦心。

其中,上海对于竞争类企业,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原则上兼任党委书记,与总经理分设。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国有多元投资企业原则上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经法定程序,兼任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非多元投资企业可设1名执行董事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履行出资人责任的机构委派或推荐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外派财务总监。全面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竞争类企业,按有关规定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考核奖惩、薪酬分配权。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天津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底,集团的法人管理层级基本控制在三级以内。国有独资公司三年内全部引入外部董事。竞争类企业,逐步推进外部董事大于内部董事,探索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应健全国有绝对控股公司董事会,向相对控股或参股企业提出董事和监事人选。精简董事会和经营层:董事会(含外部董事)5至7人,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原则上担任党委书记;经营层5人(不含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内;规模较小可设1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为法定代表人,兼任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不得兼任下级公司的职务。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考核和契约化管理。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点评:天津、安徽均提到要清理规范三级以下公司,上海则较为宽容,只提及管控。在董事会结构上,天津和上海的方案大致相同,只是天津更提到要精简董事会和经营层人数,且对集团领导层与下级公司关系有明确要求,上海则对出资者的监事职能更为看重。上海和天津均提及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上海更进一步,明确了竞争类企业的董事会人事权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