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突出重点关键深化国企改革

浏览量:1108 发布时间:2018-07-05

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和“五个必须”坚持的深刻启示,绘就了催人奋进的发展蓝图,同时也指出了影响振兴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就是问题之一。国有企业不搞活,势必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动能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是实现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黑龙江省振兴的必由之路

第一,国有企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起振兴发展的“龙头”作用。为扭转东北工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严重滑坡、严重困难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新一轮振兴东北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相继出台了振兴东北的若干意见、振兴东北的指导意见、振兴东北的实施方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多部文件,制定了许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务必深刻认识到,如果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势必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后腿,从一定意义上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振兴国有工业企业。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基础。

第二,国有企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升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面对新形势,只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不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市场规律,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才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国有企业清污排淤,卸掉包袱,轻装前行,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三,国有企业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迎接挑战抢抓发展机遇。2017年国际经济下滑回升的态势并不明显,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全球经济向好的因素在增大,外资和出口将受到影响,尤其一些产品单一、靠国际订单出口机械设备的大中型企业,其生产经营仍面临着挑战。但今年深化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发改委突出深化改革破解三大结构失衡,工信部采取六大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黑龙江省工业和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破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难题

振兴东北、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历史上提出过三次,即2003年,2009年,2015年。应该说前两次振兴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看到,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问题亟待解决,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对此,我们应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第一,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解决体制机制和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施振兴发展的治本之策。我们强调体制改革创新,就是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主要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提高市场化程度。在这方面,一重集团公司针对市场意识不强、营销能力弱、对市场急剧变化不适应、人浮于事等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创新企业制度趟出了一条路子。

第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四个转变,实现结构更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导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建立配套协作机制。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改革,源于寻找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让国有企业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参与竞争,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要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认真贯彻《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一是由单一所有制向混合所有制转变。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提档升级,国有企业改革调整要加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市场去选择投资者,对垄断行业也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让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转变。“以管资本为主”是国资监管思维的一大变化和进步,原来“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管理方式将会改变,不再过多干预企业经营事务,而是主要关注国有企业增值保值、做强做大做优,强调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为此,要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三是国有资本运作方式由行政化向法制化转变。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利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依法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四是由两层运行结构向三层运行结构转变。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实现“管资本”的重要组织形式。以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主要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然后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面对国有企业履行股东职责。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原来的“国资委 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将转为“国资委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国有企业”的三层结构。国有企业改革下一步的目标,是让国有企业更加市场化,就是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进行公司制改革,在此基础上,除极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保留国有独资形式之外,其它应发展为股权多元化公司,并探索完善国有产权、股权流转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优势充分释放。要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准绳,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新经济,依托“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提高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是不断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季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某些较大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回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创新力的提高。二是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支撑力。结合地域特色和企业自身实际,深入研究并向那些既有市场需求又有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精准发力、科学实施。针对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产品,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重点领域发展的瓶颈。开展示范应用,建立风险和补偿机制。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加快建设多层次的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要遵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党管人才制度建设,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