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深化供给侧改革将成房改突破重点

浏览量:1266 发布时间:2018-07-11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房地产市场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房住不炒"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政策核心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政策核心指导思想。"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论断。

陈杰认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郑重提出这个提法,这充分说明,"房住不炒"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党和政府解决我国城镇住房问题、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核心指导思想。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持续飙升,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造成社会很大不安定因素和蕴藉了很大的金融风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子炒作成风,住房脱离了本来的居住属性,被沦为投资和投机的工具。只有"房住不炒"这个提法出现,才是真正抓住解决城镇住房问题的要害,即关键就是要让至少一部分住房剥离投资功能,使其失去炒的可能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而本次报告中用的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全新提法。

"这表明深化供给侧改革,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这种富有新意也深有内涵的提法表明,党中央在深思熟虑之后,开始逐步认为住房制度不仅要有市场配置作为主体组成部分,也不仅要补上政府保障的短板,还要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之外扶持培养新供给主体、探索增加‘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陈杰认为。

陈杰表示,"多渠道保障"则表明在推进住房保障建设过程中,不仅是各级政府有主体责任要通过财政和公共资源来提供托底性质的住房保障,也要充分动员和科学有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民间力量来提供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住房保障与住房扶助。

北京最近推出的共有产权房,就是"多渠道保障"的生动体现。共有产权房,可以长期住,但限制转让,只能内部流通,大幅度降低了牟利空间,真正是面向自住型刚需者,是实现"房住不炒"的一个有益探索,已经在社会舆论中产生良好的反响,在探索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后,必将对推动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结构性改革产生很大的示范性启示意义。

应从调节住房供应结构入手

对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租购并举",陈杰表示,"租购并举"是近年来政府在住房市场方面大力推进和提倡的口号,其直接目标是要改善住房市场在租售结构上的失衡,其本质思路也是从调节住房供应结构入手,通过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实现住房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住房租赁市场无疑是市场热议的话题,继中央发文选取12个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开展租赁市场试点工作以来,多个城市纷纷跟进,将利好新政具体落实到执行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土地供应端予以积极支持,上海、杭州、广州等市密集挂牌并出让多宗纯租赁用地,租赁用地成交规模持续提升。以北京为例,9月份,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了解,该《通知》将于2017年10月31日起实施。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体现了党中央立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观与历史担当,以及意图克服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强烈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只出现了一次"住有所居",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则两次出现"住有所居"。陈杰认为,这两次出现"住有所居"具有深意,表明适宜居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根基和民生建设的基石,十分关键。第二次出现特意强调"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则表明人人住有所居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房地产的表述虽然不长,但对如何加快城镇住房制度完善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诸多新提法,亮点多多,不仅展现了新思路,更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新常态下城镇住房矛盾根源认识的新高度,将成为未来长时期内我国住房政策的根本性指导思想。"陈杰最后强调。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