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双百行动.广汽集团混改中谋变
今年,走过爆发增长期的中国车市已不再那么风光,甚至有些低迷。同样是在今年,车企的人事变动也异常频繁,车企高层人事变动逾百起,堪称“乱局”。而在车企人事布局频繁调整的背后,暗藏的是车市竞争惨烈局面下各家希望提升品牌影响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期盼。在汽车市场胜出没有捷径可走,“人事变动”也并非灵丹妙药,车企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车企职业经理人的发展也再次受到关注。
此前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导意见》公布,再次将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到台前,这意味着,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迎来新的机遇。2018年12月14日,广汽集团发布第五届董事会第9次会议决议公告,披露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公司职业经理人方案的议案》,同意实施公司职业经理人方案。该方案也已经广州市国资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国资委批准实施。
此前在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中,广汽集团入选“双百企业”名单,成为广东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的“急先锋”。参考当下如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国有汽车集团,都纷纷拉开了国企改革大幕。有分析指出,广汽的这次举动,应该也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合理调整。
广汽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经有了一批职业经理人,而且随着近几年中国车市的逐渐成熟,也已经由原先主要供职于外资或合资车企逐渐向自主车企乃至国有车企渗透。但对于这个职业,目前大家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有人说这是个高高在上的光鲜职业,也有人说这是个道阻且艰的高危职业,对于同一件事,却出现了几乎对立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看他们位高权重,另一方面看又经常会出现在人事变动的新闻中,很显然,国内的汽车经理人行业还是比较“动荡”的行业。
去年6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指出,广汽集团正在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市国资国企改革精神以及职业经理人试点方案,推进新一轮的“创新变革促发展”工作。而后在去年8月7日,广汽集团发布一则董事会人员变更公告则迅速引起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公告中称,冯兴亚、袁仲荣、姚一鸣、吴松及高符生辞去董事、监事相关职务。但在彼时冯兴亚、袁仲荣、姚一鸣、吴松等四位高管,在任职履历上几乎包含了广汽集团从合资到自主的所有业务板块。那么如此多集团“干将”,为何要在广汽销量连续飘红的时候集体请辞呢?是利益分配不均,还是集团管理制度出现了问题?
广汽集团给出的官方解释为:“董事会调整是配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精简机构、管理高效的总体目的。”在本轮调整后,广汽集团的董事会成员由15人变更为11名,且不再设副董事长一职。而且广汽官方特别注明,这几位高管“在公司担任的其他职位不变”。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辞去董事会职务的4位高管均为广汽集团现有管理层。在他们辞去董事会职务后,各业务线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也更加明确,符合广汽构想的“让管理层与董事会分开”,广汽集团将借此实现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如今广汽集团内部也开始落实新方案。根据方案,广汽职业经理人改革通过内部转聘、公开招聘、市场寻聘三种选聘方式,选出符合条件的经理人,任期为三年,实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广汽集团董事会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确定人选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经营目标责任书等协议,明确职业经理人任职期限、年度和任期经营目标、考核办法、薪酬待遇、违约责任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