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国企改革这些方面还要继续
最近发布的《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国资国企改革方面,提到今年的工作要点:一是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四是依法处置“僵尸企业”;五是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本文主要结合 2019 年工作要点来看看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政策出台情况及改革近况。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方面,近年来有多项政策相继发布,核心是要优化监管职能和方式,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2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 号)指出要分类、分层推进国企混改,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对于商业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混改提出了不同要求,稳妥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混改,引导水电气热、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行业公益类国企规范开展混改。在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层面分层推进国企混改,引导国企集团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在集团层面鼓励通过整体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引入各类投资者,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化。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外资引入、PPP 模式推广,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资本等各类资本参与的方式推进国企混改。
3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6 号)指出外部董事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目标 2017 年年底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到 2020 年,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更加牢固,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勇于担当的董事、监事队伍。
4市场化经营机制
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重点内容包括职业经理人制度,分类考核指标建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专项行动。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暴露出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方面的问题,开展的一项基础性改革,旨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
综上,2019 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将继续突出国有资产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重点,继续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改革试点的落地;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样化改革; 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继续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分类考核指标、员工持股激励等事关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加大僵尸企业的退出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政策合力和综合效应。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国企改革服务咨询,我们的服务有:混合所有制改革、事业单位改制、集体企业改制、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为事业单位推行企业化改革过程中的改制重组提供系统全方位的策划咨询和方案设计服务。帮助改制后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对接资本市场。实现国企全面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加快其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