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近几年的突破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之路。
一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成立6年来,制定了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国有产权交易、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经营业绩考核、出资人财务监督等各个方面,今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基本形成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针对国有企业存在“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等问题,国资委成立以后,开始建立业绩考核制度,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初步建立了“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
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从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开始考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17家中央企业进行建立规范董事会的试点,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在外部董事的配备上充分考虑企业科学决策的需要。有3家企业还进行了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同时,我们还把出资人的部分职权如重大投融资决策权等授给规范的董事会。去年,我们和中组部共同制定了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逐步由董事会选聘、考核经理人员,决定经理人员薪酬。这种制度安排避免了董事与经理人员的高度重合,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权制衡,较好地消除企业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的弊端。
三是明确做强做优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着手研究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研究制定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研究出台了《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工业等行业和领域,企业户数由196家调整减少到138家,布局结构趋于优化,运行质量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中美嘉伦在国有企业领域中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作为一家专业的机构,中美嘉伦也将在咨询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