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混改中员工持股设计精要-地方国企案例分享

浏览量:2471 发布时间:2019-06-25

首先,本文将选取1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国企进行研究,对其企业特点、混改方式、员工持股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其次,总结哪些国有企业适合实施员工持股以及员工持股比例如何合理设置,才能有效吸引管理层和员工积极参与、形成有效的员工持股激励机制、有效平衡股权制衡度与激励目的。

N1混改中实施员工持股的案例分析

山东交运

1.公司概况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混改前山东交运是山东省国资委独资的省属一级国有企业,在山东区域交通运输行业地位显著。2017年9月成功完成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山东国企混改“第一单”。

2.股权结构

混改前,山东交运是国有全资企业,控股股东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0%,第二大股东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30%。

3.员工持股方案

山东交运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比例30%、单一个人不超过1%,持股范围为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并通过合伙企业方式设立持股平台,核心员工持股价格依据战略投资者交易价格确定,同价同股同权。山东交运核心团队和骨干180多人组成了四个员工持股平台,入股山东交运,员工持股平台按照与战略投资者同股同价的原则出资2.04亿元,占混改后集团30%股权。

4.案例分析

(1)员工持股比例:30%

《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规定员工持股总量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不高于1%。山东交运设计的员工持股比例为30%,是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能够实现的最高比例。这样的股权结构设计一方面符合相关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核心员工,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绑定,提升了核心员工积极性,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

(2)持股方案:以岗定股

山东交运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内部员工股权比例区分标准为岗位,职级高、责任大的岗位,对应职工可持股比例较高。同时对关键技术岗位骨干员工也设置持股比例。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对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管理层及骨干员工获得高比例股权,最大限度发挥股权的激励作用。

(3)股权设计:三方股权比例相近

山东交运混改后,形成了“国有资本+战投+骨干员工”共同持股模式。在股权结构方面,国有资本持股37%,战投持股33%,骨干员工持股30%。山东交运当初的混改是为了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产业配套资源,以期实现企业内外兼修的效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这样的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降低,股权制衡度提升,非国有资本和员工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控制力,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同时,即使三方持股比例相近,国有资本还是持有最多股权,保持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