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2019国企改革专题:“综合改革试验”启动 地方国企改革加速
第一章 国企改革政策及热点事件
一、国资国企改革“综改试验”正式启动
7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座谈会,会上获悉,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深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和沈阳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以下简称综改试验)已正式启动。目前其综改试验的改革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批复,目前三地都在根据区域和国资发展特点进一步细化改革行动方案,加快相关改革落地,该项改革工作将持续到2022年。
三个地区的市场特点及重点改革内容如下:
1、上海
市场特点:上海的特点是已经完成了对地方金融国资的统一监管,具备探索深化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扎实基础。
改革内容:上海综改试验突出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员工内生动力等着力点,重点推进深化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扩大员工持股试点范围,探索科技成果分享机制,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等领域改革,推动形成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合力。
区域现状:上海共有9家国企参与双百行动,为全国入选户数最多的省市。截至2019年4月底,上海9家国企所属各级子公司开展混改的有42家,引入非国有资本近14亿元;相关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32名。上海“双百企业”已备案的135项改革任务中,完成及推进中的已逾八成。2019年5月,上海市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上海市深化本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合并,成立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担任组长。
2、深圳
市场特点:深圳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化用工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相对较为完备,而且创新活力十足,能够在进一步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创新活力提升方面取得新成果。
改革内容:深圳综改试验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一类一策”优化国资监管,探索运用限制性股票、超额利润分享、中长期业绩奖金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改革,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机制。
区域现状:深圳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优秀民企、外企、国企管理层和核心骨干等各类主体,使国企在产权层面实现主体多元、利益共享,释放国企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3、沈阳
市场特点:沈阳是国有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国企活力相对不足,对如何通过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激发活力提升,具有更为迫切的要求。
改革内容:沈阳专项改革围绕落实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目标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充分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活力。
区域现状:2018年以来,当地出台了4批共109条解决国企突出问题的政策清单,坚持推动“一企一策”改革,东北制药引入民营资本控股;沈阳机床集团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联合制定重组方案;中兴商业引入民营股东控股。
二、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下半年重点工作
7月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在总结过往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是要突出抓好稳增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咬定目标落实责任,狠抓降本增效,坚决落实“六稳”要求,切实发挥好“稳定器”作用;二是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凝心聚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重组整合等工作,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强化高质量发展制度保证,推动各治理主体协调运转;五是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活力;六是突出抓好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优化高质量发展体制环境,强化国资监管,坚决守护好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七是突出抓好开放合作,拓展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八是突出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