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企业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持股实施方案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其核心目标体现为体现人力资本在公司价值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是稳定和吸引优秀的人才和员工队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的重要战略手段。
那么,在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制定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呢?
首先 ,应明确员工持股的具体资格条件,制定相应股权激励的实施管理办法。
让员工持股的本质是为了激励员工更稳定、持续、有激情地为公司发展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区分业务线和业务支撑线,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来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并按照管理层级、技术层级等来区分各岗位职位等级,对两条线各岗位要制定相应绩效要求、激励工资提取、考核、发放管理办法。而这些不仅要结合企业实际、符合行业特点,还要在运营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其次 ,确定员工持股比例及持股方式。内部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出资购股和奖励股权两种取得方式。其中,出资购股是指内部员工有偿取得公司的部分或全部产权的持股方式。员工需自行出资购买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出资比例及方式和缴付要求应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在员工持股计划书中予以约定,同时公司还应按照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对购买了公司实股的员工签发股权证书,虚拟股权等除外;奖励股权是公司队友突出贡献经营管理者、技术骨干和员工直接给予股权奖励的持股方式。通常该方式下,公司是以激励方式一次性无偿奖励给员工股份股,但该股份只限于激励对象按股份比例享受分红,不包括表决权等实股权益。
第三 ,员工持股计划下,员工通常是以自然人的身份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对员工股份的管理,根据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员工股权激励规模,可建立相应《内部激励名册》,设置行权条件后,根据股权激励的要求,对激励对象进行定期考核;抑或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持股平台,如新设一个有限合伙企业来进行统一管理。绩效考核在员工股权激励上非常重要,是员工获得期权行权或分红的重要条件,也是最终能够把核心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作挂钩的一种体现。股权利益分配给员工之所以能起到激励作用,不仅在于给多少,还在于需要员工的努力和业绩表现来获取。
第四 ,激励计划的具体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公司直到上市之前的业务发展、组织规划、人员规划,员工被授予期权或限制性股权的日期应分为“第一次集中授予期”和“日常运行授予期”。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后,一般会对现有员工集中授予一批,后将这一批进行同期归属,减少后期执行和统计的难度,也是的公司的激励规划能够统一步调。在集中授予一批后,在期权池中也需预留一定比例的股权,以备后期人才引进或职位升迁使用。对于日常运行的授予日期,我们也建议统一,如半年一次的授予日,避免后期员工行权时的日期过于零碎难以统计。内容来源于网络,最终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