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42.39%的“双百企业”推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拥有171年历史的上海老凤祥作为首批“双百行动”的地方国企之一,利用“双百行动”的改革契机,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股权结构改革,引进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解决了困扰企业十余年的股权僵化问题,彻底打开了近些年套在老凤祥脖子上的一套枷锁。
这仅仅是“双百行动”改革落地的一个例子。2018年8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224家中央企业子公司和180家地方国有企业被确定实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不同于以往的单项试点,入选“双百行动”的企业推行的是综合改革,肩负着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探路的重任。
随着“双百行动”的不断深入,改革成效也开始显现。不少“双百企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迎难而上、动真碰硬,在改革的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双百企业”已完成改革任务2524项,占全部改革任务的31.24%,工作进度快于时间进度。
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91户“双百企业”(占比23.1%)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股权多元化改革,113户“双百企业”(占比28.68%)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混改,228户“双百企业”(占比57.87%)在所属各级子企业层面开展了混改,共涉及3466户子企业。“双百企业”在本级和各级子企业通过混改共引入非国有资本5384亿元。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302户“双百企业”(占比76.65%)设立了董事会,221户国有独资企业中有94户实现了董事会中外部董事过半数。“双百企业”董事会共获得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地方国资委或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授权放权事项2138项。
市场化经营机制持续健全。167户“双百企业”(占比42.39%)在企业本级层面推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81户“双百企业”(占比20.56%)在企业本级层面开展了职业经理人选聘,共选聘职业经理人620人;137户“双百企业”(占比34.77%)在所属各级子企业层面开展了职业经理人选聘,共选聘职业经理人2162人,绝大多数“双百企业”已经建立了市场化用工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80%以上的“双百企业”建立了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双百行动”正式启动后,共有144户“双百企业”在企业本级或所属子企业层面开展了中长期激励,数量接近“双百行动”启动之前几年的总和。
记者走访多家入围“双百行动”的企业时看到,不少“双百企业”在落实董事会职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中长期激励等方面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企业活力显著提升,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经营业绩明显改善。
“不是简单追求股份上的增量募集,也不是一些制度方面的小修小补。”中金珠宝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雄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混改深有感触地说,一方面引入合作基础牢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资本,通过资源互补和产业协同,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为培育世界一流的黄金珠宝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形成了各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的内部制衡机制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态势。
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除了对入选企业授权放权等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外,近期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正在进行密集调研,挖掘改革中涌现出的经验样本,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助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原标题:国企改革迈向综合施策深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