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推动2020年国企改革的六点思考

浏览量:1967 发布时间:2019-12-30

一、 巩固混改成果,深化混改进程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本轮国企综合改革的一项核心工程,在2018-2019年间获得了快速进展,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分类推动

混改不是只做做样子,换换瓶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制衡的股权结构做硬件保证,2020年在继续深入推动股权结构方面,很多国有企业仍有不少路程。

混改深化还可能从模式创新上多下功夫。

2019年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采用“混改+承包”的模式,解决了这个企业在资产较重、经营亏损下的混改课题,把股权改革和经营模式改革一起考虑,值得很多重资产领域的国企来研究学习。

同时,对于一些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资本流动和增值的企业,我们是否可能通过创造性的协议安排,使得投资者的股权或者核心团队的持股能够在达到一定资本回报要求的条件下,通过部分股权回购、约定分红比例等方式提升企业收益水平,提升混改成功率?

这些都需要国企管理者在2020年深化思考。

二、 突出市场导向,落地市场机制

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集团,在不同的领域内占有行业和地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企业经营从市场中来,企业产品回到市场中去,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模式转换进入高质量增长的阶段,国企如何提升市场化能力,是未来巩固国有经济“五力”的基础保障,也是国有企业思考2020年改革工作的核心议题。

2020年的三项制度改革,需要从经理人契约化的角度深入推动观念、任期、考核、薪酬的综合配套改革,从身份契约、岗位契约、绩效契约、心理契约等四大契约的建立和完善入手,将这20%的核心队伍改革推向深入。

三、 挑战技术短板,创新技术体系

国企发展和改革,需要承担起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石作用,这个问题的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显得突出和重要。2020年的国企改革,推动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业务、创新型技术的布局和发展,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强化自主技术创新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020年我们呼吁通过集团创新管理平台的搭建、通过集团型技术研发组织的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孵化基金的建立、通过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落实,把集团性技术创新组织做强。

突出技术瓶颈的创新专项。

创新不要撒胡椒面,每家国企都本行业聚焦卡脖子技术环节,在统筹规划下开展技术瓶颈突破的专项研发,在研发投入、基础设施、产权保护等政策给予大力支援。

2019年1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确定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力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科技兴国创造新价值,这是一个重大利好!

四、 重组资本布局,重塑管控模式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指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着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以开放合作为途径,着力促进完善产业体系”,“以放活管好为导向,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降杠杆减负债为重点任务,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0年的改革任务是,已经改组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要深化改革,从总部组织调整创新开始,做到名符于实。

另外,国资委也将推动新的两类公司改组,各地国资的同类公司设立,从比例上看还远不能涵盖管资本的整体要求,因而也会持续增加两类公司改组的进程。

总体来看,两类公司的改革,将是很多国企集团的重要任务。

再说产业优化。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央企主业界定工作将在2020年继续深化,进一步给每家企业在产业边界上划清边界。

改革的标准是,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不能天女散花;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不能流于平庸;进一步收缩合并,不能内部打仗;进一步创新培育,不能抱残守缺。

第三是管控模式。

国资监管的管资本模式,将在2020年进一步落地,在这样的新监管体系下,国有资本出资人将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开”,具体落地方式一方面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样的战略性国资管理平台,另一方面是通过董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方式,授权放权企业经营实体的运作。

五、 全程对标赶超,打造世界一流

2020年,对于一些有规模、有行业影响力、有全球发展战略的国企集团来说,还有一项重要改革工作,就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十九大提出的整体目标。

六、 解决历史问题,化解既有风险

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去产能、降负债,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能力,是本次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的另一重要改革领域。

核心工作是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努力完成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逐步在全国推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等五大方面。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