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吐哈油田公司下发通知,将运输工程公司与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重组整合,成立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厂与物资供应处重组整合,成立物资保障中心。
【改革前沿】中国石油两家试点油田将进行这样改革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2020年全面完成四项改革
一、 全面完成“油公司”模式改革
按照主营业务归核化、组织架构扁平化要求,全面梳理采油厂留存的指挥车、低压电、油井测试、工程维修、机加准备等业务,确保采油厂注采输外,只保留一个生产保障大队;油服公司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
按照辅助业务专业化要求,本着“一项业务、一个单位、一个属性”的原则,重点推进电力业务、质量安全监督业务、检测检验检定业务优化调整。
持续推进专业化公司深化重组,完成兴渤地区车辆整合,研究确定注汽业务、未上市后勤业务发展定位和思路。
完成上市、未上市资产置换和人员调整,撤销重组后没有实质业务的单位建制。
按照管理模式信息化要求,加快推进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维模式,促进油田开发生产方式优化。
二、全面完成“三项制度”改革
主要解决“六能”问题,力争实现真正突破。
干部能上能下: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开展领导人员分级分类;打破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畅通三支队伍人才成长通道,配套跟进竞争、竞聘、转换、退出等制度机制,激发三支队伍活力;探索基层科级干部超编、合理补充与有序接替机制;推进“双序列”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体制机制,探索管理与技术人员通道的相互流动接口,推进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有机融合,真正实现“能上能下”。
员工能进能出:
深化劳动制度改革,常态化开展“五定”工作,减机构、减层级、减冗员,推进富余人员显性化,研究内部劳务价格和配套考核机制,促进单位之间人员的余缺调剂和相互流动;加大“走出去”步伐和人员分流力度,将冗员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发展优势;积极探索新型用工方式,实施“管理+技术+第三方用工”模式,真正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收入能增能减: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益导向,突出总额分配与效益效率同步联动,构建增量工资与增量效益挂钩机制,科学优化考核指标,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做实精准激励,与岗位管理相结合,操作员工靠劳动(技能)、管理(技术)人员凭业绩,真正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三、全面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
多渠道遴选外部投资者,将辽河油田集体经济投资中心改造为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完成对工会代持股权确权;完成全部集体福利企业改制工作;完成纳入改革范围的全部在职职工的安置任务。落实多元经济中长期规划,开展分类改革,推进专业化整合,组建修井作业、运输维修等专业公司,探索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四、全面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
按照“两办”文件要求,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制定辽河油区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方案,落实部门责任。做好退休人员思想发动,赢得理解支持;摸清移交资产状况,实现有序移交;落实退休人员实际居住地,完成党组织关系和人员与街道社区移交;完成退休人员档案规范管理和数字化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指导意见要求,妥善处理好统筹外费用发放等各项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探索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工作机制。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整合部分未上市业务
工程技术中心为未上市二级单位,主要承担公司消防应急、管道维修、预制防腐、工程项目管理、道路维护、试压检测、特车服务、油品转运、通勤保障、设备维修等业务。保留中国石油消防应急救援吐哈油田支队机构名称和新疆吐哈油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资质,按一个机构三块牌子运行。 工程技术中心设中层领导9人,助理及副总师6人。设7个机关科室: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党建科、经营财务科、生产运行科、质量安全环保科、设备管理科、消防战训科,15个基层单位:路桥工程部、预制防腐工程部、工程项目管理部、特勤应急抢险大队、鄯善消防应急抢险大队、吐鲁番消防应急抢险大队、三塘湖消防应急抢险大队、特车服务部、三塘湖项目部、油品转运部、通勤保障部、设备修保站、防火安全监督站、试验检测站、综合服务站(治安保卫中心)。 物资保障中心也属未上市二级单位,主要承担公司物资管理、供应、仓储、质检、配送、抽油机修保、管材加工、设备维护保养等业务。 该中心设中层领导7人,助理及副总师4人。设6个机关科室: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党建科、计划经营科、财务科、安全生产科、物资管理科,17个基层单位:物资计划部、信息技术部(电子商务部)、调度运行部、物资采办部、市场营销部、研发部、鄯善储运站、哈密储运站、三塘湖储运站、抽油机修保站、油套管修保站、压缩机技术服务站、机泵保运站、三塘湖修保站、加工再制造站、质检监督部、后勤保障部(治安保卫中心)。 公司要求: 机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要与相关单位领导班子共同商议,制定分步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机构整合、人员调整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司机关各部门要及时跟进,协调处理好四家单位重组整合有关事宜,确保整合过程资产资料台账交接完整,生产运行安全平稳,员工队伍思想稳定,各项工作衔接有序。整合后,工程技术中心和物资保障中心要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五定”工作,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精干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断提高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