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央企系统代表释疑国企改革三大话题

浏览量:981 发布时间:2018-07-11

近年来,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比如过多享受政策红利、利用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利益、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等,外界也由此产生对国有企业的三个疑问:如何确定国企的经济地位、怎样评估国企的经营效益和未来继续推进改革的方向。在日前举行的十八大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开放团组会上,来自在京央企系统的代表们集中回答了这些疑问。

地位如何确定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谈到学习报告的体会时表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此次将这个制度作为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自治制度等相联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彻底把公有制是否应该存在、以什么形式存在、采用什么管理方法、未来怎样发展和是否动摇等问题说得非常清楚,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解决了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由此把国企发展和国家选择的道路联系在一起。

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应该占据多大的比例问题,国资委主任王勇认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比例大小也是在不断变化,欧洲曾经在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占比非常高,现在一些国家的国企占比仍然很高。中国的国有企业按照改革发展需要,要同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公平竞争,当然也要不断调整,有进有退,这是符合市场规律和调整市场结构需要的。

怎样评估效益

单看经济效益,中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成绩斐然。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由8.32万亿元增长到28万亿元,年均增长16.4%;营业收入由4.47万亿元增加到20.5万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利润由2068.3亿元增加到9136.1亿元,年均增长20.4%。

在王勇看来,评估国有企业效益不能仅看经济效益,还应该重视社会效益。他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过来,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又要承担社会责任。目前,中央国有企业还办有8300多个社会机构,沉淀大量人员。同时,中央企业还有516万离退休职工。国企的成本构成与私企、外企完全不同,企业的利润和效率受到影响。如果考虑国企的体制成本,国企的整体效益与其他企业相比并不低,一些方面甚至更强。

有央企代表也声称,国有企业并没有自己闷声发财。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董事长易军说,公司走出一条与民营企业共生共荣的道路,合作民营企业超过25万家,公司也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主要开发高端领域和高端市场。

未来改革方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主线,未来继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离不开这条主线。易军说,未来国有企业大有作为,要加快转型升级,中国建筑将坚持高端策略并带动行业进步;坚持绿色环保策略,实现和谐发展;坚持国际化策略,发挥走出去的领军作用。

宁高宁介绍,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中粮集团要从大宗商品转向高附加值商品,做全产业链的公司,使企业能够在助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作用,在提升农民收入的同时提升消费水平。

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96亿美元增加至499亿美元,年均增长39%,约占全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4%。截至2011年底,有100家央企在境外投资设立经营单位5894个,资产总额3.1万亿元,实现利润1034.5亿元。

在做深做透国内市场的同时,国有企业还准备继续深入开拓国外市场。王勇说,中国要继续提高经济的开放水平,在经济全球深入融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必须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要到其他国家去寻找商机,为股东创造利润。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