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股权激励和薪酬分配的差别
目前很多企业都了解到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组织架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的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股权激励让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但这种收益具有未来性,与员工自身的业绩完成情况及公司的未来发展情况直接相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性。
因此,员工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中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于防止员工的短期行为,引导其与企业长期共同发展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很多人误以为股权就是薪酬分配,其实薪酬分配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资历条件和公司发展情况预先确定,部分与企业短期(月/季/年度)经营业务挂钩,这有可能导致员工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中长期利益。
薪酬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比较刚性。薪酬也难以让员工产生股东身份的归属感,难以改变员工的打工者心态。
而现在社会上也有一种错误的做法,就是把股权激励做成人力资源范畴的薪酬分配,简单地根据历史贡献、岗位价值、个人绩效等方面因素对股权进行分配,力图起到股权分配公平合理的效能。
股权激励与薪酬的5大区别
1、中基层看重薪酬,高管与短缺人才更看重股权;
2、薪酬再高也觉得是在打工,股权再少也是为自己干;
3、薪酬与工作价值挂钩,员工很少考虑成本,股权与利润挂钩,自动控制成本;
4、薪酬只关注自己,股权更关注全局,因为公司“有我一份子”;
5、薪酬让人才更多的追求短期回报,股权让人才更关注企业未来成长!企业购买的不是员工的时间、体力,而是员工创造的价值。
大部分企业重视考勤管理与固定薪酬的模式,其实只是在购买员工付出的时间!
传统的激励结构,只体现了收入的刚性、规范性、持续性,却缺乏弹性、激励性、增长性,对经营者、管理者及员工本人其实都是缺乏创造力的模式。
刚开始企业老板创业者是技术能手,是产品能手,是营销能手,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越做越强的时候,所有的老板都逃不出是一个股权运作的能手,缺技术,技术人才股权激励,缺资金,股权融资,要并购,股权运作,缺营销手段,通过一些客户上下游,通过股权的绑定等等。
所以企业刚开始,老板刚开始是某方面的专家,但是最后不约而同走到资本家、股转家,但是当一个企业版图越做越大,老板要考虑吸引一些专家加入到这里面来,吸引一些资源和要素加入企业发展当中来。
这样老板才是从经营产品、经营技术向经营人才的转变,这样的企业才能借助的力量,一方面股权的力量,一方面做正,一方面做快、做强、做大。所以未来的老板,未来的企业家都是一个股权运作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