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混改新阶段与新策略:中联重工、东航物流等在怎么做?
新一轮的改革政策更注重方向性和思路性的东西,更多的是基于过去这些年来我们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果和一系列的政策。所以在翁杰明主任答记者问上,就混改的方向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明。
可以看到混改的政策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一脉相承,没有发生原则上的变化,但同时混改的重点要求已经从前期的尝试更加进一步的向终端以及后端进行延展。也就是说现在对于混改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样其实也对于每一个国有企业在未来混改方向选择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确认发展方向和路径。
两个关键词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各位可以重点关注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积极稳妥,一个是以混促改。
第一个是“积极稳妥”。
从2015年开始“1+N”政策当中就提到了积极引入,稳妥推进,有效探索。在翁主任的发言中也提到了积极稳妥。积极稳妥这个词,既是一个一脉相承,也是一个变化。为什么呢?从“1+N”直到现在,我们在推动双百企业改革、推动混改试点改革、推动科技企业试点改革过程中,其实是一个“放”的环节。在政策实践到理论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因此,在后续改革中进一步推广,提高改革的范围和深化改革力度,就提到了积极稳妥,也就是说积极稳妥既是对政策的一脉相承,也是对下一步改革的新的要求。
第二个是“以混促改”。
我们一再强调一点,一混就灵是绝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为了保障混改的成功,每一个混改企业从完成混改之后,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落地,才能保证混改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混改工作就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情,必须通过持续的改革去引导、变化、调整,不断把自己的短板和过去积累的东西打破,再进入、再建立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说混改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只有通过以混促改,才能真真正正达到发展的目标。
要不要混
针对每一家改革的企业,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回到大家面对的问题,首先,要不要混?翁主任的讲话中提出要把混改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再次强调了两类公司的作用。
为什么把混改推进的重点放到了两类公司下属的企业里面,两类公司有什么特点?两类公司自己就是改革的代表,我们叫做“出资人自己要站在改革的最前沿”,这才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非常基础的要素,只有做到自己先改,先建立了完整的市场化的约束激励机制之后,才能够保证充分授权,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具体的产业上面,翁主任的讲话也对国企未来的产业布局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不论是对于主责主业的聚焦,还是未来对于新基建方面的打造。其中个人建议企业关注点是要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随着过去几年国有经济的发展,包括资本的运行,越来越发现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国际关系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如何能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关键技术环节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真真正正把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能力建设打造起来,这才是对于每一个国有企业发挥并且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回到每个企业来说,要不要混取决于是否具备混改成功的基础,知本咨询总结了三个词,分别叫做“战略、整合和授权”。
第一个词是战略。知本咨询给很多国企做了混改的方案,在做方案的时候,比如说会问企业的战略是什么样子,会根据其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理出一个适应他混改的战略。但过程中可能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为什么呢?因为其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把它未来的诉求描述清楚。
在这里,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混改是战略方案的组成,而非战略是混改方案的组成。
为了混而混往往会达不到所想的效果。只有当您真真正正把您的战略发展方向、内外部环境分析、优势劣势及未来的种种发展要素全部都梳理清楚,确定未来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找到所需要的、合适的投资人和合适的引战方向,真正达成合作的共同目的。
第二个词是整合。在这个里面我们举一个例子:东航物流。东航物流的整改,基本上是三个词,剥离、混改、上市。把完整的航空物流产业先从原来的物流产业中脱离出来,再进行整改,再上市,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以东航物流为主体,形成了一个资产独立、业务聚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