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及相关问题
1、2019年11月吧,高层首次提出了研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计划已经行至盘中了,您如何评价这一年半来国企改革的整体表现呢,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呢?
观点:应该说,各级政府部门、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都很重视三年改革行动的推进落实,都在力争能够早日取得决定性的改革成果;特别是针对要在今年年底前确保完成改革任务70%的目标要求,采取了有力保障措施。整体上看,改革政策举措在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持续推出,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也在积极落实改革具体任务。一年半来的改革亮点,大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为国企改革发展有力护航;二是混改项目持续启动,双向多路径推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国资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激励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激励形式更加多样化,激励效果显著提升;四是国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国资安全得到更好保障。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改革中现实问题的关注。在日常调研中发现,有些国有企业对进一步细化改革政策落地实施的指导具有较多期待。譬如有企业反映,在三年行动方案中有关于落实董事会职能的要求,但企业对如何落实、怎么衡量是否已落实存在疑惑。
2、混改一直是重点问题,最近很多央企也在大力推进,我看昨天吧,开了一个混改推介会还。为什么混改那么重要或者说高层如此重视,未来混改的方向和发力点在哪里,是否还有亟待处理的问题呢?
观点:混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深化混改,可以加快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完善公司管理;另一方面,混改可以助力突破或弱化所有制界限,从而带动更多非公资本积极参与混改企业发展,进而提升国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未来混改的方向,应该是坚持双向推进,既要持续推进以国企为主体的混改,也要大力支持国资参与民企混改;与此同时,要加快将混改从单项推进转向综合推进,即将混改与其他国资国企改革内容协同推进,以取得改革集成效果。至于亟待处理的问题,显然还有不少:一是混改企业的股权让渡比例和控制权问题,以及国资控制权的表现形式问题;二是混改企业薪酬与集团薪酬的协调问题,尤其是一级公司负责人薪酬与二级及以下子公司负责人之间薪酬倒挂问题;三是混改企业的监管问题。
3、我看最近有一个文件,关于经理人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文件出来了,翁杰明说这是改革的牛鼻子,最近很多央企也都在按照这个文件改,您认为这项改革的意义在哪呢?
观点:企业发展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人;国企能否发展好,关键显然也是需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人。要让国企领导人真正安心于谋划与带领企业发展,转变其行政化身份,将其定位为市场化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无疑是一个重要前提。而实施经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则是国企领导人真正转变身份的关键标志和根本保障。尽管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还只是介于传统国企领导任命制与职业经理人制度之间的一种管理方式,但总体上看,这已经是国企领导人管理制度变革上的一大进步;一方面,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打破了传统国企领导人终身制的铁饭碗、铁交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企领导人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另一方面,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国资监管机构对国企领导人实施市场化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有助于国资监管部门进一步探索完善国企领导人的市场化管理方式,为未来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