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扬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大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和要求,日前,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扬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共分8大部分35条,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明确了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这标志着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提速、深入实施。
《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全市国企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记者采访了市国资委相关人士进行解读。
让国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6大行动
“《实施方案》重点聚焦6大方面,进一步深化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庆伟说,6大方面分别为: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突出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突出抓好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我市《实施方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调系统性,突出系统集成、改革协同;二是具有针对性,突出问题导向,更加强调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针对国有经济布局不优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三是注重操作性,对各项改革任务都提出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将改革责任落实到地方、部门和企业,将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到各级党委巡察范围,并将其作为对各级政府和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四是突出创新性,对增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
1项任务
2022年彻底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
“《实施方案》明确了1项硬任务:2022年实现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收官。”王庆伟说,为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提出“两个清理退出”:清理退出与主业关联度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非主营业务,清理退出低效无效资产。同时实现“三个集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城市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向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集中。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推进商业一类子企业混改,以推动企业上市作为企业混改的重要途径。根据不同企业功能定位,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在引入非公资本时,稳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坚持同股同价自愿原则,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建立混改评价机制。
今年年底前完成3年改革任务量80%
1个目标
记者了解到,按照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要求“今年年底前要完成三年改革总任务量的80%以上”,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省要求,市国资委将全力推进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落地。
“市级《实施方案》已经印发,各地的方案也将出炉。”王庆伟说,根据工作安排,各市属国有企业实施方案预计于7月报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各县(市、区)、功能区实施方案7月底前应报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为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我市还制定了市属国有企业年度改革任务清单,纳入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参照省对市重点改革工作评估做法,市国资委正在牵头起草对县(市、区)、功能区重点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