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孙百如: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等领域集中,市属国有企业整合至10家以内,全面推进竞争类企业和竞争性业务板块混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做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企业内控机制建设,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孙百如:今年11月底前,沈阳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任务的80%以上,明年上半年基本完成重点任务。
到2022年末,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区域性综改试验任务,国资布局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国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起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沈阳要将国资国企改革进行到底,今后五年着力攻坚股权、治理、组织“三大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补短板、锻长板、树样板。
优化国资布局。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巩固重要领域国有资本地位,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深化央地、省市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集中。
提高混改质量。坚持股权结构与股东结构同等重要,“引资本”和“转机制”有机结合,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推进竞争类企业和竞争性业务板块全面混改,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
完善公司治理。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配强,落实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
全面推开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行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分类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
加强国资监管。聚焦管资本优化国资监管机构内设机构职责和工作内容,深化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资产配置、资本运作、价值投资和风险管控“四个能力”建设。
完善国资监管平台,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追责、内控和稽查制度,扩面外派财务总监。
【来源:沈阳市市国资委_国资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