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沿】国企混改重组看点足:钢铁、港口码头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或有新动作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如何在7月之前基本完成主体任务,是当前国企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央企和地方国企已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在许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加充沛。
其中,备受关注的重组整合好戏连台,混改也在更深层次破局。从多方透露的情况来看,后续看点仍将十足,今年钢铁、港口码头等领域央企重组整合或有新动作,国企混改上市方面,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值得关注。
1优布局调结构
重组整合好戏连台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重要抓手,重组整合好戏连台。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仅2021年,中国星网、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挂牌成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国家管网资产重组顺利完成。
“去年除了2月没有重大的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其他每一个月都‘放响了鞭炮’,而且产生了比较好的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
这从去年12月挂牌成立的中国稀土集团业绩上就可得到印证。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矿山和冶炼分离产量提升15%以上,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大幅增长41%和65.7%。
今年国企重组整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月,中储粮集团与中粮集团在储备加工领域开展股权合作。目前,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验检测业务整合、中国建材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祁连山与中国交建、中国城乡6家设计院资产置换等事宜正在推进。
地方层面也动作不断。例如,继今年3月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等6户省管企业揭牌后,目前河南省国资委正在加快推进水务、体育、农业和资本运营领域重组整合,预计近期将有一批企业挂牌运营。
2激活力提效率
以混促改深层突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另一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活力效率取得明显成效。各项改革举措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混合所有制改革备受关注。
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
要“混”更要“改”。此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更为强调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重点放到转机制上,推动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
国有股东担心稍有不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民营股东担心国资监管“一把尺子量到底”、使企业活力不足……面对“不敢混”的顾虑,国投率先探索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理,科学合理界定管理边界,赋予试点企业更多自主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同时,提出“少管多理”,避免行政化指令,实施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
“我们可自主决策最高12亿元的主业项目投资,缩短了决策链条、提高了决策效率。”中国水环境集团执委会有关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70%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有外部投资者派出的董事。混改企业基本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全覆盖,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200个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