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改革前沿】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幕,剖析国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五大有效工具

浏览量:627 发布时间:2023-07-17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后,在定性上对国有企业提出了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的新要求,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也指明了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任务,在任务清单中提出了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国有链主企业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任务清单,同时也明确了出资人监督、巡视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六维监督要求。这意味着,在新三年中对国有企业领导同志及市场化团队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既要又要还要更要总要都要的六维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充分借助好各种平台、各种工具,才能打造兼具行政思维、企业思维、资本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的多维能手,更好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的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国企力量,我们认为产业组织思维是必要条件。

那么,目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用产业组织思维进行产业组织过程中可用的工具箱里的工具有哪些呢?我们认为,产业园区+产业基金+上市公司+金融服务+人才要素是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工具箱必备工具。

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要素与载体,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土地要素已经不再适应目前快速发展和快速迭代的科创企业的成长周期。把项目等土地变成园区等项目,拎包入住变成了刚需,同时,考虑到国有企业需要做大资产规模,因此我们认为产业园区是一个服务产业组织做大的有效工具;

产业基金:产业项目在成长期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验证基金、风险投资基金、VC、PE基金等私募股权基金也是国有资本服务产业发展需要借助的工具,打造一个全生命周期服务科创产业项目的基金矩阵是在当前形势下做活国有资本的有效工具,充分借鉴基金的容错、周期考核的制度优势有助于国有资本在六维监督模型下健康的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此我们认为产业基金是一个服务产业组织做活的有效工具;

金融服务:科创产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最大化团队利益应尽量避免股权融资,更多采取利用银行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知识产权抵押融资、证券公司等金融牌照进行综合服务,因此作为产业组织者的国有企业如果能依托金融牌照进行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业的政治职能。

上市公司:科创产业项目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还是会面临着并购方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实现更好的科创价值,因此IPO不一定是最好的退出方式,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发挥链主企业的支撑作用,通过国有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进行科创产业项目的全产业链整合也是国有资本贯彻落实新三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国有链主企业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是一个服务产业组织做优结构的有效工具;

人才要素:看得准、接得住、退得出还得放得开,给予团队有效的激励,推动现代化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度化长效化也是本次新三年行动方案中重要的关键词,新型经营责任制、经理层经营层任期制考核和契约化管理,包括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其实激发的就是团队内驱力,充分发挥人才要素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追求的核心目标,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资国企将以“压舱石”、“顶梁柱”、“主力军”的身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思维方式及一些误区也是值得注意。

目前部分城市国资基金布局存在着倾向于投资国企和产业独角兽、从投资阶段看投资偏后期、财务投资多深度赋能少、成熟企业多初创企业少、投资金额大投后股权占比很小、投资机构品牌很大对科创企业产业影响力很小等亟待优化的问题,而服务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产业组织的思维,产业组织的思维则需要对科创产业企业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从创新驱动方面,推动创新+生态+投资多重服务,通过赋能科创企业,赋予业务验证机会,增加投后管理最后才实现较高的财务收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国有资本应在产业组织过程中具有为行业找技术、为技术找行业双向奔赴的精神,应具有较强的产业组织和资源整合能力,应依托龙头企业科技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产业引领,实现对技术、产品、产业的科技赋能、产业赋能、资本赋能、供应链赋能,通过赋能能力建设和组织能力提升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国有资本在产业组织思维下通过投资基金化服务科创企业,我们总结出一些关键词“养育之恩”、“救命之情”、“并购之手”、“订单之魅”来评价和衡量国有资本对科创产业企业的影响力和组织力。

我们认为,投资基金化服务产业组织的底层逻辑就是系统思维和利益分析。产业组织在充分用好上述工具的同时,在思维方式上既要高举高打,又要系统思维,还要精准定位,更要实实在在。在新三年里,少打猎,多捕鱼,以种地的思维谋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从“压舱石”过渡到“顶梁柱”、“主力军”。

作者:谢招煌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