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水利和水务的区别
水利和水务虽是一字之差,却有质的区别。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一个循环统一体。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间的开发利用相互影响,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水利旅游等功能之间相互联系,这种特点就要求对水的问题必须统筹考虑、全面安排。一言以蔽之,水务范畴比水利要大。
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务管理涉及到水利、城建、环保、地矿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利益分割、城乡脱离的“多龙管水”的管理体制,带来了种种弊端: 一是水管理上的混乱,造成管源水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节水和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理污水和地下水回灌,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处理回用; 二是不能依据水资源的总体状况统一规划、科学调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 三是难以全面统筹城乡水资源,切实做到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和有效保护水资源; 四是难以从水源、供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等系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上无法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水务局是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水行政管理部门。水务局成立后改变了以前“多龙管水”的不利因素, 实现了“一龙管水”的全面统筹。水务局的管理范围大于水利局,因为水务局除了具备水利局的管理职能外,还管理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 水利局主要负责水利、河道、防汛(部分地区包含水产),水资源,水利执法。而水务局是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的结果,它在水利局的基础上,包含了城乡供排水,节约用水,只要涉及“水”,就是水务局管理(水质监测部分地方除外)一般同一地区设立了水务局,便不再设水利局,但也有部分地区水务与水利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