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国企改革应尽快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浏览量:1326 发布时间:2020-10-23

职业经理人的定义: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的职业,由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社会职业经理人市场和企业内部职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而其自身以受薪、股票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对职业经理人岗位的定义是:职业经理人是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能力,以经营管理企业为职业,承担企业法人财产保值增值责任,以此获得相应报酬的企业专业经营管理者。

职业经理人起源于美国。1841年,因为两列客车相撞,美国人意识到铁路企业的业主没有能力管理好这种现代企业,应该选择有管理才能的人来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世界上第一个经理人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经理人市场也逐渐在我国出现,类似于人才市场,但职业经理人的相关制度却基本上没有在国企中实行,这也是国有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以及效益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目前企业的发展中,职业经理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取得发展进步,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企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而引入企业经理人制度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我认为,为了加快国企改革步伐,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有必要尽快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实行了在国有独资公司中通过实行外部董事占绝对多数的董事会制度,既有效地解决了科学决策问题,也形成了“国资委-董事会.经营层-全体职工”的委托代理模式,各层级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相互制约,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治理结构。

但这仅仅解决了治理结构问题,该模式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取决于经营层是否称职,是否具有高效的执行力,这直接决定董事会的决策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

因此,选择优秀的、有能力的经理人形成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团队,实施高效、有力的经营管理,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治理结构下执行力的问题。

职业经理人制度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生存的内在需要。在当前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企业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化机制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经理人制度产生后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这种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十分有益。它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是一项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高度市场化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如果不加快改革步伐,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部分国企就有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而这也充分体现出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迫切性。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

人事制度一小步,国企改革一大步。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实契约化管理,实现职业经理人契约化、市场化、职业化,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核心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10月11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

在涉及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的条目中,《实施方案》提到,深入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支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探索与企业市场地位和业绩贡献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激励的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企业家成长规律与党政干部成长规律将区别开来评价,体现了“国有企业去行政化、职务化,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建设”的要求,使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本人特色得到强化。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国企经营管理者“去行政化”的必由之路

市场化选聘是对经营管理者这一企业人才资本具有的市场属性的基本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了市场化选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领导人大多由官员转入,由上级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进行。

《实施方案》提到,“企业家与党政干部在成长规律、思维方式、决策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能还按照过去评价党政干部的标准体系来考察企业家。”企业家成长规律围绕其经营企业的业绩。

《实施方案》着重提及“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意味着,将来深圳在国有企业主要领导的选拔中,将优化过去由行政干部选聘的做法。

总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既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有企业开展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他方面改革的一项重要保障。

因此,在国有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途径。同时,国有企业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有利于规范公司治理,破除“内部人”控制;有利于控制董事会选人用人职权改革,实现人才机制的变革;有利于有效解决人才激励问题,实行薪酬分配差异化,体现人才价值。

通过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可以在国有企业中创立一个育人职业化、选人市场化、用人契约化、分配差异化的局面,促使国有企业建设一支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