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十四五规划三个新是指什么?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四五规划是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根据政策导向,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想完成这个目标我国将从三个新开始,那十四五规划三个新是指什么?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十四五规划三个新是指什么?
十四五规划三个新是指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具体是:
1.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2.新理念
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2)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
(3)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
3.新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能力。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推动供需协调匹配。
(2)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构建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格局,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畅通商品服务流通渠道,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有效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4)保持合理的财政支出力度和赤字率水平,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构建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调节收入分配、减轻消费者负担的税收制度。
二、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3.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总结:十四五规划三个新是指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十四五时期将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庄家共享农庄”遵循集体土地改革“三权分置”原则,在不改变农民和集体资产产权权属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闲置农宅资源基于大数据进行优化配置,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城乡的空间供需优化匹配,并与村集体合作引入民宿度假,康养体验,文创文旅等绿色产业,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引导和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资源流动,促进市民与产业经营者对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发展潜力的全新认识,吸引新的产业业态与消费资本投资乡村。通过“共生”性的融入乡村,在尊重当地民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从而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农民增收的目标。
未来,“庄家共享农庄”本着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安享“一宅一院一地”美好田园生活的愿景,将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大、最专业的闲置农宅全产业链(资产管理、大数据运营、流转交易、产业运营)服务平台,怀揣共生,共享,共赢的价值观,成就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