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前沿】133家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国资监管系统44家央企36家国企榜上有名
榜单解析: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比去年略微增长了约0.1%。此次上榜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从309亿美元增长至321亿美元。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2.3%,约为2.97万亿美元。500家公司除了盈利总额略低于前年(2022年)上榜企业,其他指标,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以及雇佣员工总数均达到自《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创立以来的最高峰。
沃尔玛连续第十一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亚马逊重回第二。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继续位列第三。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沙特阿美和中国石化。
500家公司的整体利润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利润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相较上一年增长2.3%。沙特阿美利润虽然同比下降约24%,却仍然以约1,207亿美元的利润蝉联利润榜榜首;三家美国科技企业——苹果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软分别位居最赚钱公司(利润榜)的第二、第四和第五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作为去年世界500强榜单上亏损最多的企业,以超过962亿美元的利润,位居今年利润榜第三位。三家中国公司进入利润榜前十,均为商业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的利润超过514亿美元。
今年,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减少9家。作为对比,美国今年共计139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3家,大公司数量位居各国之首。这是自2018年以后,中国上榜的公司数量首次少于美国。
今年,中国133家上榜公司2023年营收总额约为11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42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下降约6%;平均销售收入约为830亿美元,低于上榜美国企业的平均收入990亿美元,略高于全榜500家企业的平均数;然而,营业利润比美国企业的平均数低得多。美国企业平均利润是88亿美元,上榜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平均数为39亿美元,不到上榜美国企业的一半,也未达到全榜单500家企业的平均利润——59亿美元。而139家美国公司盈利总额高达12,236亿美元,占据《财富》世界500强全部盈利的41%。
44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央企
36家地方国资委监管国企入围
本年度《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及子企业共有44家入围,比去年减少2家;地方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共有36家入围,比去年减少3家,其中有1家地方国企新上榜。
在本次榜单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五,营业收入分别为545947.5百万美元、429699.7百万美元。
在地方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层面,今年上榜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减少,但有1家新企业亮相。这家新企业为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实集团”)。
杭实集团前身系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60亿元,是以工业企业为底层资产,专注服务全市产业投资发展的国有产业投资集团。杭实集团聚焦杭州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的战略目标,紧盯先进制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产业赛道,深耕实体企业投资与发展,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大宗商品贸易与产业链供应链投资建设,相关产业投资、资产经营等四大主责主业,致力于打造具备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国有资本产业投资平台。凭借优异的改革发展成绩,杭实集团自2018年起连续六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23年位列第152位。2023年营业收入2647.49亿元,净利润32.10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集团总资产858.55亿元,净资产252.65亿元。
除国资委系统上榜企业外,还有10家财政系统监管企业上榜,其中9家为财政部监管,1家为福建财政厅出资的兴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