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31省区市明确下半年稳经济三大着力点

浏览量:20 发布时间:2025-07-31

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发布了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半年,经济大省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同时中西部省区市表现突出。伴随“半年报”发布,近期各地密集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聚焦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外贸三大重点,着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继续领跑,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万亿元;江苏位列第二,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山东省紧随其后,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分列四到十位。

从经济增速看,西藏、甘肃、湖北、宁夏、江苏、河南、福建、新疆等20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同比增速高于5.3%的全国水平。

从增长动能看,多地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较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凸显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上半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0%。

“上半年,各省区市经济抵御多重压力,回升向好的发展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表示,从总量看,头部格局稳固,上半年前十大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24年全年保持一致。从目标的实现看,上半年有20个省区市的GDP增速高于年初设立的全年GDP增速目标,为后续各地实现全年目标筑牢基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各省区市经济“半年报”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上半年,经济大省继续发挥“挑大梁”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分化明显,中西部省区市表现突出。袁海霞也表示,中西部省区市成为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西部省区市受益于产业转移升级以及重大项目建设,高端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取得较高增长,为中部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助力。

随着上半年“成绩单”发布,近期各地密集召开会议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着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稳定外贸成为三大关键词。

——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加力加劲。其中,以旧换新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河南表示,财政部将陆续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资金,省级将在第一时间拨付下达,同时支持有关部门于近期发放“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券。四川提出,切实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撬动作用,加强与消费信贷、消费券等其他促销奖补政策联动。

从投资来看,多地重点提到“两重”项目建设和城市更新。河南强调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资金作用。江苏提出,促进产业项目尽早投产达效,支持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好房子”建设和城市更新。

——抢占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广东等多地提出加快抢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江苏表示要提高科技创新活跃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开拓多元化市场。广东将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四川提出“一企一策”稳住外贸龙头企业产能,主动布局海外仓和跨境电商产业园。

“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与各地积极落实中央政策并且靠前发力有很大关系,但是内需不足以及房地产止跌回稳基础不牢等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半年各地可以从供需两端发力,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

袁海霞表示,下半年,内需方面要更加注重“以旧换新”政策的接续,优化补贴额度分配,稳定市场预期。投资方面发挥重大项目对当地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同时,增强对城市更新的支持力度。

“当前,实施城市更新是有效拉动投资、增强内需活力的重要发力点。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转型,也能够有效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王贵美说。

袁海霞还表示,在全球贸易摩擦升温的背景下,下半年稳外资稳外贸仍面临较大压力,特别是出口占比较高的省区市,可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稳订单、稳市场,同时也要支持和帮助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积极开拓新市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