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水务企业“十五五”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30 发布时间:2025-08-28

水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十五五”时期的临近,水务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与任务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依赖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行业亟待向质量提升与效率驱动转型。中央及地方国有水务企业作为行业主导力量,承担着引领这一转型过程的关键责任。

一、现状与挑战:转型的客观必要性

当前水务企业面临多重外部压力与结构性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水资源约束持续增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随着“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的深入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

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旱灾害风险显著提升,对供水系统可靠性、排水防涝能力和水环境韧性提出更高要求。

监管政策日趋严格:水质标准提升、排放要求加严(如新兴污染物控制)、污泥处置监管强化等政策变化,推动行业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数字化变革带来挑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水务业务的融合尚处于初期阶段,传统运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智慧化发展需求。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深度转型期,要求企业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转变,从单一公用事业服务商向综合价值创造者转型。

二、战略转型框架: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水务央企国企应当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推进转型进程。具体而言,转型应聚焦以下三个维度:

(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数字化不是简单技术叠加,而是系统性重构运营管理模式。重点方向包括:

建设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对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水环境设施的实时仿真与优化调控。

推广应用智能感知设备与预测性维护技术,降低管网漏损率(目前国内平均约为15%,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构建企业级数据中台,推动管理决策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转变。

实践表明,成功的数字化改造可使运营效率提升20%以上,能耗降低10%-15%。

(二)绿色低碳化发展

水务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重点路径包括:

推广“光伏+水务”模式,利用厂区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实测数据显示,一座日处理规模10万吨的污水厂,光伏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度,满足厂区20%-30%的用电需求。

推进污泥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通过高级厌氧消化等技术提高沼气产率,有条件地区可探索磷回收等资源提取技术。

研发应用低碳药剂与高效节能装备,降低处理过程碳足迹。

(三)商业模式创新
突破传统收费模式限制,探索新的价值实现方式:

参与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通过环境改善带动周边区域增值,实现项目内生平衡。

稳妥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盘活存量资产,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发展轻资产技术服务输出,将管理经验和技术能力转化为新的收入来源。

三、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为确保转型顺利实施,企业需要在组织、人才与风险管控三个层面系统推进:

组织变革方面,应建立与创新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架构,设立专业部门负责数字化转型、碳管理、新模式拓展等职能,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人才战略方面,需重点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既懂水务业务又掌握数字技术、金融知识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应通过校企合作、专项培训、人才引进等多渠道解决。

风险管控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网络安全风险: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

投资风险:对新业务领域投资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制

政策风险:加强对行业政策走向的跟踪研判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水务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水务央企国企应当立足国家水安全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系统性的创新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这需要企业以务实的态度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扎实做好能力建设与风险防控,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