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政策速递】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

浏览量:23 发布时间:2025-05-27

据新华社5月26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部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事实上,我国企业制度建设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国有企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清,一些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有待规范,不同企业治理和管理水平仍参差不齐,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公司治理效能,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意见》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

  《意见》明确,发挥资本市场对完善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强化控股股东对公司的诚信义务,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严格落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设置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领域信息披露制度,促进提升决策管理的科学性。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发布对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强化控股股东义务、引入积极股东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建立权责分明、制衡有效的治理机制,提升企业决策科学性和透明度,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和独立董事监督机制,减少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增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运行。

  刘祥东进一步分析称,设置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和专门会议机制,可有效制衡大股东权力,防止利益输送,确保重大决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同时,支持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引导资本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减少短期投机行为,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此外,完善信息披露要求,使公司运作更加透明,便于投资者监督,形成市场化的外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规范经营,降低系统性风险。

  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企业是科技和产业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重要主体。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推动企业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释放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此,《意见》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一章,从创新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等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一是打造创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当前科技创新已进入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企业组织形式要适应现代科技创新的需要,有效解决创新资源和力量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意见》立足形成创新合力,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提供技术牵引和转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实施协同创新合作,从组织形式上塑造大中小微企业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

  二是完善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企业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重要载体。《意见》为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指明路径,有利于企业整合不同资源要素,提升创新效率,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一体贯通。

  三是健全创新导向的激励机制。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引擎。以创新为导向设计企业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形成持续创新能力的源动力。《意见》着眼于企业中长期价值创造,赋予项目团队充分自主权,鼓励企业运用多种方式强化激励,推动企业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不折不扣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意见》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重点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是在破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实施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等,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二是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上下功夫。推动地方政府等落实责任,实施好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建立拖欠企业账款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强化失信惩戒。三是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上下功夫。深入宣传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加快推动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四是在常态化沟通交流上下功夫。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在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力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