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上市公司如何谋划战略管理体系?

浏览量:1488 发布时间:2019-09-11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同时面对产业与资本两个市场,必须建立起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并谋划起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在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两个运行逻辑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协同管理,将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有机的统一,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倍增。

上市公司的战略管理体系建设需立足产业统筹资本与产品两个市场,确立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在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两个运行逻辑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协同管理,将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有机的统一,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倍增。

01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

正在或已经沦为沙漠之花

资本市场有一个被边缘化的上市公司群体,长期被投资机构、券商研究机构、财经媒体忽略。概括而言,上市公司沦为沙漠之花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战略缺位,没有独特的价值主张与实施规划;

2、基本面严重恶化,应对并化解风险措施不力;

3、缺乏有效沟通,被动等待资本市场的关注;

4、盲目追逐热点,严重透支资本市场的信任;

未来,伴随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注册制的实施,这样的上市公司将会淹没在广泛的上市公司群体中,难以脱颖而出。

02上市公司需要一个资本市场

非上市公司通过战略研究、战略设计与战略规划三部曲主要期望达成以下目的:

1、通过研判市场、政策与技术趋势,确定公司发展方向与目标;

2、确立战略定位并设计合理商业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3、以战略为牵引,最大限度统一组织管理的认识,凝聚共识;

4、切实规划公司战略发展的实施路径,系统安排策略与节奏。

概言之,上市公司需要向资本市场清晰传递自身战略定位,表明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次,上市公司需要讲清楚自身商业模式,即公司是如何构建发展模式与管理模式并实现运营绩效的;第三,上市公司需要给资本市场一个相对明确的发展规划,以主动管理资本市场对公司价值实现的预期;最后,上市公司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的原则和要求,在实施战略规划进程中对采取的实施策略或手段进行真实、准确、及时的披露,以回应资本市场的关切。

03上市公司应有一个资本市场

任何一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上市公司,都应该树立“现实见利见效,未来具有意义”的战略思维。战略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高下之别。相同的行业,因为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上市公司之间的市值规模也是可以产生差距的。只有那些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政策与技术方向、竞争格局态势并结合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主动调整、优化自身战略的上市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所接受。

04上市公司战略管理体系建设

1业务/市场版图:

切分、厘清、研究目标细分业务/市场,重点在于业务/市场规模、成长性(趋势)、盈利性。

2价值链/需求链:

明晰价值链环节中业务活动价值增值的流动,重点在于寻找和占据真正创造较高价值的业务活动环节。

3产/行业生命周期:

明确各目标细分业务/市场之间的发展组合,重点在于发展节奏和业绩曲线。

4技术谱系:

研明确标细分市场/业务涉及的技术应用及驱动,重点在于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经济性、技术集成性、技术拓展性。

5竞争格局:

梳理市场中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与方向,重点在于分析各家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运营效率、市场份额与市场侧重。

6运营模式:

明确各目标细分业务/市场的运营获利方式,重点在于盈利来源、盈利性比较、盈利点选择组合。

7监管政策:

明确政策影响度,重点在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其他对产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政策活动。

8资本市场:

明确资本市场的认知与偏好,重点在于资本获取和资本运作,可以从资本市场周期、4R关系、主题管理;公司价值挖掘、价值改进、价值描述与价值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板块、主题三个维度对公司K线走势的核心技术指标(量、价、换手率、走势)、股本规模、股东结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