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嘉伦原创】国企改革十年政策进阶逻辑——基于“1+N”体系→三年行动→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全景解析

浏览量:18 发布时间:2025-07-08

国企改革政策

一、2015年:顶层设计框架确立(“1+N”政策体系)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

核心内容:

分类改革:将国企划分为商业类(竞争性/战略安全类)和公益类,实行差异化管理与考核。

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董事会建设(外部董事占多数),落实董事会职权37。

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明确主业竞争性领域国企可灵活设定国有股权比例。

监管体制转型: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党建融合: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2. 配套文件群(“N”系列)

《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

分层推进混改:子公司层面放开,集团层面审慎试点;明确军工、能源等关键领域国有控股底线。

《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3号)

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界定国资监管机构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责关系。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2号)

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程序,防范流失风险(未直接引用,属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二、2020-2023年:改革深化行动期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核心突破:

机制市场化: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覆盖超8万户企业),刚性兑现考核结果。

布局优化:推动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如稀土、物流等领域),压缩管理层级。

创新驱动: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考核,鼓励设立科改示范企业。

监管效能:建立国资监管“权力责任清单”,强化在线监管系统应用。

三、2023年至今:新阶段深化提升

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核心方向:

功能使命类改革:强化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

布局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安全、国计民生、战新产业“三个集中”。

公司治理深化:健全董事会授权机制,优化外部董事结构(专职化、专业化)。

2. 国资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部署(张玉卓,2024)

四大重点任务: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加大AI+、生物技术等战新产业投入);

分类改革深化(“一企一策”考核,突出创新导向);

原创技术攻关(建设中长周期激励机制);

监督体制完善(整合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职能)。

3. 地方实践创新(例:重庆《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治理完备的实施意见》,2025)

党委“四步工作法”(先议→沟通→表达→报告)嵌入决策流程;

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全资/控股/参股分类行权);

经理层考核刚性执行“能下”案例(如重庆水务环境集团降职降薪)。

四、政策演进逻辑与创新点


国企改革政策演进与创新

总结

十年国企改革政策呈现 “制度奠基→机制突破→功能升级” 三阶段跃迁:

2015年纲领 解决“改什么”(分类、混改、监管);

三年行动 聚焦“如何改”(市场化机制制度化);

二十届三中全会 锚定“为何改”(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扛起安全与创新使命)。

当前改革核心矛盾已转向 “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新质生产力贡献度”,政策持续迭代适配国家战略需求。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