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服务国企的综合性管理咨询机构

【管理前沿】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践分析以及有效途径

浏览量:1461 发布时间:2019-05-16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承担了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在解决就业问题与实现技术创新方面都是重要的力量。然而,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运行效益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所以,必须要构建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国有企业效益并实现保值增值。由此可见,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就是要找到能够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利益,并能够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人相呼应与制约的一个主体,进而确保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有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目标。在此社会形势之下,积极地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经理人制度实践情况分析

1.行政化特征相对明显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因而,使其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所以,其政治经济优势明显。正是在这种优势的作用下,不仅能够使国有企业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也使其具备了行政化的色彩。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企业发展也受到了政治力量保护与制约。其中,国家政策更倾向于国有企业,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优势,所以,工作性质更加稳定。另外,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行政任命以及“干部身份”都无法安排职业经理人来承担。

2.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阶段,与公司治理和高管选拔有关的法律法规仅仅有《公司法》,该法律经过三次修订以后,于2014年执行。在该法律当中,明确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经理的聘任与解聘都需要通过董事会。然而,针对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并未予以明确地规定,特别是怎样进入市场和融入企业,怎样开展规范性管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法律依据严重缺失,与此同时,这一职业也逐渐成为不受到约束和监督的群体。

3.经理人职业化与市场化程度落后

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并没有将“经理”当作个人职业,而且始终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所以,高层管理的岗位代表的就是个人的社会与行政地位不可以撼动。在这一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就很容易出现缺失职业规范与道德的情况。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工作人员在流动性方面很差,并没有构成经理人市场。而正是因为职业经理人市场化不完善,会对职业经理人市场配置的优化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供需双方都无法互相进行选择,使得职业经理人的流动不合理。

4.国企内部治理不健全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的,虽然改革实现了生产力的解放,并且增强了其自身的活力,但是,国企内部的治理问题却仍然存在。而治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经理人在激励和约束等方面,主要指的就是高管与政府领导间存在裙带联系。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自身的经济收入与福利和国有企业本身的经营质量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高管工作人员必然会将自身利益当作主要目标。

二、贯彻落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有效途径

1.内部途径分析

(1)执行“去行政化”

所谓的去行政化,具体指的就是将国企经理转变成职业经理人。国有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其比照的行政级别,这种方式可以将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挂钩。一旦经营者自身管理经验不丰富,就一定要通过职业经理人来代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具备了一定的政策环境。在这种形式下,国有企业高级领导人的去行政化,以保证其只具备企业经理人身份。与此同时,在培训与进修等多种途径之下,提高企业管理领域的专业性,进而将这种身份转变成一种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其薪酬福利以及晋升等都关乎企业实际获得的利润多少。这样一来,行政级别的国有企业领导就会逐渐转变为在国企背景下成长的职业经理人。因此,对于国有企业特殊背景和经营模式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经验也相对丰富,能够正确地领导国企的改革。然而,职业经理人成长有机会成本,具体涉及的是时间成本等等。因而,为了实现职业经理人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步发展,最关键的就是需要两者付诸努力。

(2)增强培养接班人的意识

国有企业需要在内部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全面培养,为了全面增强国企活力与控制力,使其自身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就必须要全面增强培养接班人的意识。为此,应当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寻找符合要求的职工,并给予培养,使其具备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与经验,更好地为国企的战略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成本,最关键的是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的问题。但是,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上问题也会随之消除,而在国企基层成长的职业经理人必然成为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最佳选择。第一,职业经理人对国企成长历程与实际运转的情况深入了解,同时,在接管企业以后,可以尽快制定出符合企业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发展对策。第二,职业经理人能够更有效地融合国企文化,不会出现与管理模式不相适应的情况。第三,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间已经形成了情感,因而,可以减少出现职业道德缺位的问题。

2.外部途径分析

(1)以市场为主选聘职业经理人

市场聘用属于社会公开招聘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职业经理人制度下,政府在对国企经理人进行选择的时候,也扩大了面向市场招聘比例。所谓的市场聘用,具体指的就是职业经理人聘任基于市场原则,并且充分考虑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目的与拟招聘岗位任职的资格,以保证确定出职业经理人在素质与能力等多方面的标准,随后,基于相应的认证资格合理地选择职业经理人。所谓的薪酬市场化,主要指的就是综合考量职业经理人市场供求的具体情况,另外还包括市场价值,进而明确薪酬的标准,以保证对职业经理人供求的状况予以进一步地了解。另外,职业经理人与被任命管理者不同,主要是通过市场这一途径进入到管理岗位,所以,与企业人身依附的关系并不强烈,只是在其退出方面需要有法律作为保障,以免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侵害。

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当中,国企与职业经理人是双向选择的。其中,国企能够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发展空间与报酬,与此同时,也可以安排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国有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可以通过市场这种途径,销售个人的人力资本,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面提升。贯彻并落实市场化招聘,使得市场中职业经理人将其在其他企业获取的丰富经验,合理应用在国有企业当中,进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省培养的成本,推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能够确保企业按照既定业绩的指标运行。然而,这些通过市场聘用的职业经理人缺乏国企工作经验,很难融入到国企环境与机制当中。为此,一定要确保职业经理人能够将经验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促进企业的改革。

(2)猎头模式

猎头模式主要指的就是国有企业对自身政治、经济与技术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根据职业的具体需求进入到其他企业,积极吸引符合要求的职业经理人。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吸引高质量人才,国有企业还会采取委托猎头公司的方式,找到符合要求的职业经理人。其中,专业的猎头公司具备通讯录和相关的人才简历等数据库,与此同时,还具备专业的人才测评系统,所以,能够容易地选聘符合要求的职业经理人,推行契约化管理。

去年5月份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层管理制度,鼓励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鉴于此,将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到国有企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其他国家企业运用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而了解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另外,需要与国家现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相结合,进一步促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文章将职业经理人制度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对国有企业如何引入职业经理人,更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作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5922733 | 659313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好世界商业广场三层

京ICP备12018103号-3 | CopyRight 2006---2019 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欢迎咨询 010-6592273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顾问   培训顾问  

微信“扫一下”
微信号
jialun-consulting